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双重使命及实现途径
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直播主播、自由职业者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的快速增长,该群体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今年1月中央召开的2025年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及前不久召开的陕西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对进一步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为我们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职工群众在哪里,党建的阵地就应该在哪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意义重大,是党的建设的重大政治命题,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途径就是要围绕“着力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的双重使命展开,既要强化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又要服务保障群体权益,激发治理活力。
首先,强化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是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核心在于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到新兴领域,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建立常态化、系统化学习机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新兴领域特点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确保党的理论在新兴领域的传播和落实。根据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的特点,增强教育的贴近性和吸引力,将党的奋斗目标与新兴领域每名从业者的发展愿景相连接,形成统一的文化和价值共识,团结引导新兴领域数百万从业者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创新组织体系架构设置,着力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搭建党组织和新兴领域群体的制度化联系桥梁,填补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空白盲区,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社会工作部牵头、行业部门推动、街道社区管理、新业态企业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更广泛区域内党建的联建联学模式。坚持抓龙头带全面,积极探索园区党组织、楼宇党组织建设,总结推广影响力大、示范性好的重点新兴领域党组织工作经验。三是针对新兴领域企业规模和性质的多样性,进一步探索单独组建党支部、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多种形式,确保党组织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对于流动性强、分布分散的从业人员,探索“功能型党组织”“网络党支部”等新形式,灵活设置党组织,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个角落;培育一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示范点,通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提升,最大限度实现党的组织覆盖。
其次,服务保障权益,激发治理活力是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核心在于有效呼应群体的实际关切,实现新兴领域从业者参与基层治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一是做好基础服务保障工作。整合政府、工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提供资金、人力、物力和空间阵地等资源的支持,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针对性、长期性的福利服务。二是推动新兴领域党员干部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相关部门提供应急公共安全、日常志愿服务、社区运行管理等能力培训,借助社区共治、社情反馈等组织化方式整合新就业群体分散的力量;凝聚集体力量,推动共建,发挥新兴领域从业者群体力量,推动共治,保障新就业群体,推动共享,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引导他们参与社会治理,搭建新兴领域从业者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三是建立常态化意见建议反馈机制。党组织借助线上线下平台积极调研并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安全等方面的共性诉求,调解劳动争议、指导群体协商,完善并落实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建立高水平的和谐劳动关系。
再次,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双重使命,是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课题,核心在于深刻理解并统筹担当,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开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局面。一是健全工作领导体制,全省各地紧扣“管行业、管党建”责任落实,健全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大格局中,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并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在政治引领中深化服务保障,用服务保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探索“党建+业务”模式,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推动二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各级党组织要借助“三新”组织内部平台线上线下定时开展党员活动,将组织生活内容与日常工作实际相结合,采用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教育形式,如短视频、直播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多种形式开展党务、政务、商务服务,凝聚各方力量,培育骨干力量,激发新兴领域从业者向上向善正能量,共同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总之,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奋力开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局面,在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更大贡献。(戴雯欣)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直播主播、自由职业者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的快速增长,该群体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今年1月中央召开的2025年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及前不久召开的陕西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对进一步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为我们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职工群众在哪里,党建的阵地就应该在哪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意义重大,是党的建设的重大政治命题,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途径就是要围绕“着力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管理”的双重使命展开,既要强化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又要服务保障群体权益,激发治理活力。
首先,强化政治引领,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是党建工作的根本要求,核心在于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到新兴领域,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建立常态化、系统化学习机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新兴领域特点开展专题学习和培训,确保党的理论在新兴领域的传播和落实。根据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的特点,增强教育的贴近性和吸引力,将党的奋斗目标与新兴领域每名从业者的发展愿景相连接,形成统一的文化和价值共识,团结引导新兴领域数百万从业者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创新组织体系架构设置,着力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搭建党组织和新兴领域群体的制度化联系桥梁,填补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空白盲区,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社会工作部牵头、行业部门推动、街道社区管理、新业态企业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更广泛区域内党建的联建联学模式。坚持抓龙头带全面,积极探索园区党组织、楼宇党组织建设,总结推广影响力大、示范性好的重点新兴领域党组织工作经验。三是针对新兴领域企业规模和性质的多样性,进一步探索单独组建党支部、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多种形式,确保党组织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对于流动性强、分布分散的从业人员,探索“功能型党组织”“网络党支部”等新形式,灵活设置党组织,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个角落;培育一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示范点,通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以点带面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整体提升,最大限度实现党的组织覆盖。
其次,服务保障权益,激发治理活力是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核心在于有效呼应群体的实际关切,实现新兴领域从业者参与基层治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一是做好基础服务保障工作。整合政府、工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提供资金、人力、物力和空间阵地等资源的支持,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针对性、长期性的福利服务。二是推动新兴领域党员干部参与城市社会治理。相关部门提供应急公共安全、日常志愿服务、社区运行管理等能力培训,借助社区共治、社情反馈等组织化方式整合新就业群体分散的力量;凝聚集体力量,推动共建,发挥新兴领域从业者群体力量,推动共治,保障新就业群体,推动共享,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引导他们参与社会治理,搭建新兴领域从业者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三是建立常态化意见建议反馈机制。党组织借助线上线下平台积极调研并解决新就业群体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职业安全等方面的共性诉求,调解劳动争议、指导群体协商,完善并落实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建立高水平的和谐劳动关系。
再次,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双重使命,是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课题,核心在于深刻理解并统筹担当,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努力开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局面。一是健全工作领导体制,全省各地紧扣“管行业、管党建”责任落实,健全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大格局中,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并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二是在政治引领中深化服务保障,用服务保障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探索“党建+业务”模式,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推动二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三是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各级党组织要借助“三新”组织内部平台线上线下定时开展党员活动,将组织生活内容与日常工作实际相结合,采用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教育形式,如短视频、直播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以各级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多种形式开展党务、政务、商务服务,凝聚各方力量,培育骨干力量,激发新兴领域从业者向上向善正能量,共同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总之,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奋力开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局面,在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更大贡献。(戴雯欣)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