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22期:第02版 综合

让银发族安享幸福晚年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围绕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7月29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全省养老服务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省民政厅、省发改委、省卫健委等10家单位负责人现场应询,11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列席代表直击养老服务“痛点”,一场“问”出担当、“答”出责任的监督实践在西安展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养老服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我省将条例规定细化为70余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省政府发布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6项,省级部门配套制定30余份政策文件。陕西通过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银发族安享幸福晚年。

在专题询问环节,11位询问人围绕养老服务工作的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提问。惠进才委员率先发问,“《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已施行两年多,省民政厅在贯彻实施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直指法规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省民政厅厅长李智远立即回应:“我们已建成养老机构944家,养老床位共计24万张,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话音刚落,会场内响起轻轻的翻页声,不少代表低头记录要点。

刘建林委员将问题抛给省发改委,“在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改委有哪些实招?”

省发改委主任王青峰拿出数据作答:“‘十四五’期间,我省养老床位数量增长至24.08万张,增幅达36.82%。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1861家增至2944家,覆盖率达90.5%。农村互助幸福院达到12179家,覆盖73%的行政村。”

王建利委员紧接着将目光投向医养结合领域,向省卫生健康委发问,“养老机构设立医疗单元难、成本高,这个瓶颈如何突破?”

“推进医养结合是实现老年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重要保障。”省卫健委副主任薛寒说,省卫健委推动建设546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连续两年为8.9万余名失能老年人上门提供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和健康咨询等服务。陕西在全国率先将老年健康促进五项行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一体融合实施。

当前,我省养老服务人才供给还存在较大缺口。省人社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大规模政府补贴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2023年以来培训10.79万人次。为推动从业人员实现技高者多得,省人社厅印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养老服务行业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逐步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询问环节紧张有序,井剑萍委员关注居家养老助餐服务,崔荣华代表追问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龚晓燕委员聚焦医保报销政策……11位询问人接连发问,问题直指养老服务的“痛点难点”。应询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时而列举数据,时而剖析问题,会场内弥漫着求真务实的氛围。

从立法到实践,从供给到质量,从人才到保障,陕西正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跨越,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画卷,正在三秦大地徐徐展开。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