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楠:跨越5000公里的“硬核”担当
通讯员 程傲然
“这是咱在海外打的第一仗,只能赢,不能输。大家有什么难事、急事都提出来,咱一块儿想办法。”在乌兹别克斯坦戈壁的热浪中,陕西省煤层气公司海外项目负责人赵浩楠的声音铿锵有力。
从军营战士到钻井尖兵
2015年,怀揣一腔报国志,赵浩楠投身军营。西部战区某部侦察兵岗位上五年烈火般的淬炼,锻造了他不服输的钢筋铁骨,熔铸了他往前冲的责任担当。迷彩绿赋予他的,不仅有强健的体魄,更有灵魂深处“使命必达”的坚定烙印。
2022年,赵浩楠告别军营,换上陕西煤层气公司的红色工装,扎进了彬长矿区沟壑纵横的钻井现场。从补勘小钻到50型大钻,再到挺进海外,军人啃硬骨头的劲头是他的底色。
烈日踏勘、寒风作业、泥泞裹身……面对全新领域,他俯身学习,潜心钻研,凭借雷厉风行的作风与出色的学习能力,迅速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骨干。
从工地协调到后勤保障,再到生产统筹,赵浩楠一步一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穿军装,守护家国平安;穿工装,守护能源保供,都值得。”朴素的话语,道出他不变的赤诚担当。
5000公里外的攻坚突围
2024年5月,赵浩楠跨越5000公里,从铜川奔赴乌兹别克斯坦。
项目筹备千头万绪,时间紧迫如弦。他迎难而上,牵头联动多部门,组织召开14次专项会议,梳理出400余项关键物资设备清单,制定详尽进场计划。仅用37天,他就带领团队将钻机经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运抵乌兹别克斯坦,高效完成了安装调试与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顺利开钻。
陌生的环境、迥异的技术标准、语言壁垒、文化差异……曾经的钢枪卫士毫无惧色。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份信念支撑着他。
幕后,他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台前,他化身测量员、技术骨干、成本管家……他穿梭现场,狠抓安全质量,随时待命,协调处置突发事件。赵浩楠组织骨干攻克设备安装难点,优化流程,大幅提升效率。最终,项目首口井钻井周期仅6.22天,刷新同类型井最快纪录。优异的安全、进度和质量表现赢得甲方高度赞誉,擦亮了煤层气在海外市场的“实力”名片。
“虽然有困难,但看到项目一步步推进,所有付出都值了。”赵浩楠感慨道。
“有事找浩楠,心里头踏实。”“办事稳重,擅长沟通,部队真锻炼人。”“头脑灵活敢创新,担当表率值得信赖。”提起赵浩楠,同事们赞不绝口。这位年轻的95后负责人,正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陕煤人的“硬核”担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通讯员 程傲然
“这是咱在海外打的第一仗,只能赢,不能输。大家有什么难事、急事都提出来,咱一块儿想办法。”在乌兹别克斯坦戈壁的热浪中,陕西省煤层气公司海外项目负责人赵浩楠的声音铿锵有力。
从军营战士到钻井尖兵
2015年,怀揣一腔报国志,赵浩楠投身军营。西部战区某部侦察兵岗位上五年烈火般的淬炼,锻造了他不服输的钢筋铁骨,熔铸了他往前冲的责任担当。迷彩绿赋予他的,不仅有强健的体魄,更有灵魂深处“使命必达”的坚定烙印。
2022年,赵浩楠告别军营,换上陕西煤层气公司的红色工装,扎进了彬长矿区沟壑纵横的钻井现场。从补勘小钻到50型大钻,再到挺进海外,军人啃硬骨头的劲头是他的底色。
烈日踏勘、寒风作业、泥泞裹身……面对全新领域,他俯身学习,潜心钻研,凭借雷厉风行的作风与出色的学习能力,迅速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骨干。
从工地协调到后勤保障,再到生产统筹,赵浩楠一步一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穿军装,守护家国平安;穿工装,守护能源保供,都值得。”朴素的话语,道出他不变的赤诚担当。
5000公里外的攻坚突围
2024年5月,赵浩楠跨越5000公里,从铜川奔赴乌兹别克斯坦。
项目筹备千头万绪,时间紧迫如弦。他迎难而上,牵头联动多部门,组织召开14次专项会议,梳理出400余项关键物资设备清单,制定详尽进场计划。仅用37天,他就带领团队将钻机经霍尔果斯、哈萨克斯坦运抵乌兹别克斯坦,高效完成了安装调试与标准化建设工作,确保顺利开钻。
陌生的环境、迥异的技术标准、语言壁垒、文化差异……曾经的钢枪卫士毫无惧色。功夫不负有心人,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份信念支撑着他。
幕后,他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台前,他化身测量员、技术骨干、成本管家……他穿梭现场,狠抓安全质量,随时待命,协调处置突发事件。赵浩楠组织骨干攻克设备安装难点,优化流程,大幅提升效率。最终,项目首口井钻井周期仅6.22天,刷新同类型井最快纪录。优异的安全、进度和质量表现赢得甲方高度赞誉,擦亮了煤层气在海外市场的“实力”名片。
“虽然有困难,但看到项目一步步推进,所有付出都值了。”赵浩楠感慨道。
“有事找浩楠,心里头踏实。”“办事稳重,擅长沟通,部队真锻炼人。”“头脑灵活敢创新,担当表率值得信赖。”提起赵浩楠,同事们赞不绝口。这位年轻的95后负责人,正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陕煤人的“硬核”担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