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新年论学
关键字:新年
2月27日,春寒料峭。古城西安西北大学的一间普普通通的教室里挤满了人,很多人进不来,只好站在楼道里。出生于1927年,今年已九十二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先生在这里举行他的新年首场学术报告会,听讲的对象是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全体师生。
张岂之先生首先称自己不是讲课,只是“说说心里话”。他说:“我原以为今年自己可能写不了文章了,毕竟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头脑却越来越清楚,不写都不行。我至今仍不断看书,不断想问题,不断写文章。今年,我已经写了两篇大文章,也就是长文章了。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讲座中张岂之先生深情地回忆起自己与贺麟、侯外庐、杨超、邱汉生、李学勤等老一辈学人的交往。张先生说,自己在北大读哲学时,“最难忘的事”就是和其他四位本科生一起,跟随贺麟先生讨论学习黑格尔《小逻辑》的情形。张岂之先生说,贺麟先生敢选五名本科生和自己一起讨论《小逻辑》,并且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这充分显示了贺先生的引导与包容,让我很受教育。另外,这件事情本身也足见当年的风气,堪称是北大校史上的美谈。
说起自己的老师侯外庐先生,张岂之说,侯先生是“不拘一格招人才”。侯外庐先生当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不局限学历、出身等因素,将李学勤、杨超等人调入所里,充分显示了他的识人用人能力以及广博的胸怀。
说到不久前刚刚过世的李学勤先生,张岂之先生的评价是,李学勤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学者”。李学勤因不习惯当时集体学习的约束,解放后就从清华大学请假回老家,自学甲骨文并开始发表文章,引起侯外庐先生的注意,并最终调入历史所。李学勤先生后来在甲骨学、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学等多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大才。此外,张岂之先生还幽默风趣地向大家谈起冯友兰、翦伯赞、陈伯元等老一辈学人的趣闻轶事。说起这些历史掌故,张岂之先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张岂之先生用自己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现身说法。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在场的莘莘学子,“学问不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事,学术的路要走一生,是一辈子的事。”张先生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成果,要不断读书、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尽可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讲座中,张岂之先生还以自己发表在《国际儒学研究》上的文章《中国儒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告诫学生从事社科研究,一定要懂英文,要能用英文写作,传递思想,要有国际影响力。他说:“一定要有国际眼光,要用我们的声音、观点与国际交流。要有发言权。不自我封闭,不自我矮化。要既懂得本国,也要懂得国际。不断创新,拿出东西,要比货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术上站稳脚。”
在近两小时的讲座中,张岂之先生未喝一口水,一气呵成。先生虽已是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讲到激动处,提高声调,挥动手臂,整个人也变得格外活泛。先生面前是一盏小台灯,泛着白光,这一切不正是古人说的“传灯”嘛!□史飞翔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2月27日,春寒料峭。古城西安西北大学的一间普普通通的教室里挤满了人,很多人进不来,只好站在楼道里。出生于1927年,今年已九十二岁高龄的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先生在这里举行他的新年首场学术报告会,听讲的对象是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的全体师生。
张岂之先生首先称自己不是讲课,只是“说说心里话”。他说:“我原以为今年自己可能写不了文章了,毕竟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可是,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头脑却越来越清楚,不写都不行。我至今仍不断看书,不断想问题,不断写文章。今年,我已经写了两篇大文章,也就是长文章了。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讲座中张岂之先生深情地回忆起自己与贺麟、侯外庐、杨超、邱汉生、李学勤等老一辈学人的交往。张先生说,自己在北大读哲学时,“最难忘的事”就是和其他四位本科生一起,跟随贺麟先生讨论学习黑格尔《小逻辑》的情形。张岂之先生说,贺麟先生敢选五名本科生和自己一起讨论《小逻辑》,并且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这充分显示了贺先生的引导与包容,让我很受教育。另外,这件事情本身也足见当年的风气,堪称是北大校史上的美谈。
说起自己的老师侯外庐先生,张岂之说,侯先生是“不拘一格招人才”。侯外庐先生当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不局限学历、出身等因素,将李学勤、杨超等人调入所里,充分显示了他的识人用人能力以及广博的胸怀。
说到不久前刚刚过世的李学勤先生,张岂之先生的评价是,李学勤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学者”。李学勤因不习惯当时集体学习的约束,解放后就从清华大学请假回老家,自学甲骨文并开始发表文章,引起侯外庐先生的注意,并最终调入历史所。李学勤先生后来在甲骨学、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简帛学等多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大才。此外,张岂之先生还幽默风趣地向大家谈起冯友兰、翦伯赞、陈伯元等老一辈学人的趣闻轶事。说起这些历史掌故,张岂之先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张岂之先生用自己七十余年的学术生涯现身说法。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在场的莘莘学子,“学问不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事,学术的路要走一生,是一辈子的事。”张先生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成果,要不断读书、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尽可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讲座中,张岂之先生还以自己发表在《国际儒学研究》上的文章《中国儒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告诫学生从事社科研究,一定要懂英文,要能用英文写作,传递思想,要有国际影响力。他说:“一定要有国际眼光,要用我们的声音、观点与国际交流。要有发言权。不自我封闭,不自我矮化。要既懂得本国,也要懂得国际。不断创新,拿出东西,要比货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术上站稳脚。”
在近两小时的讲座中,张岂之先生未喝一口水,一气呵成。先生虽已是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讲到激动处,提高声调,挥动手臂,整个人也变得格外活泛。先生面前是一盏小台灯,泛着白光,这一切不正是古人说的“传灯”嘛!□史飞翔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