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23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知识付费大发展“付费”却非都能得到“知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知乎Live、喜马拉雅听书、豆瓣写作营、混沌大学……近年来,各类知识付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用户从起初的质疑、不习惯,到如今乖乖上缴钱包。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用户交了钱,就真的能学到知识吗?近日,有媒体针对知识付费如是发问。

知识付费,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同时使付费者获取知识。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知识,也能激励优质内容的付费平台形成良性竞争。据相关数据显示,知识付费产业预计到2020年规模将达235亿元。

然而,从反馈的信息看,知识付费并没有让人学到多少知识。就知识的购买者来说,知识付费难以见成效,主要是选择太多、时间太少,造成人们的决策瘫痪、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时间有限、盲目跟风,以及知识宝库中的“精华”难觅,加上自律性差等原因,都导致“付费”并没有达到“知识”的预期。

而就收费方而言,付费平台把知识付费搞得越来越像一种“社交货币”。而花钱买来的“知识”,如果不是“物有所值”,接下来想再用“割韭菜”方式盈利,恐怕并不现实。高质量的知识付费产品,同样需要知识提供者的倾心付出。如果只是把一般性知识加以包装,进而形成“网红”或“粉丝”,这样的知识付费模式恐怕走不远。

客观地讲,移动互联网普及加快了生活节奏,人们害怕听到“你今年读了几本书”这样的问题,而知识付费的出现,恰恰契合了这种需求。但要改变“感觉钱交了,知识就是我的了,课放在账户里,有效期很长,就更懒得去看了”的这种现状,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知识焦虑”蔓延已成趋势,但如何缓解,并非只有“知识付费”一条路,而是需要认真投入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总之,若想获取真知识,当以务实的态度勤求索,并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才是缓解“知识焦虑”的正确态度。(刘天放)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