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塬上
我决定利用清明节三天假这一难得的空闲,骑自行车回一趟老家,好好重温一回儿时的感觉。
我的老家在孟塬,比县城高出几城墙。从县城上孟塬,其实就是爬坡。砖瓦厂坡是从县城上孟塬的第一道坡,坡度45度左右,又陡又长,人称“瞪眼坡”,因坡根有个砖瓦厂而出名。虽然只推了一辆自行车,上坡没走几步就感到累,爬到一半时,累得肚子似乎被谁扯着肠子一样疼,不知道当年拉着沉重架子车的乡亲们是怎么挣扎上去的。那时,面对又陡又长的砖瓦厂坡,仅凭一家两三个人的力量很难把六七百斤重的车子拉上去,大家一般是两三家联合起来,五六个人合力一辆一辆往上拉。听说当年那些在砖瓦厂上班的塬上人,白天在砖瓦厂干了一天活,晚上下了班后推着二百斤重的麻袋爬坡上塬奔走一二十里路回家,第二天照样按时上班干活,不知道他们哪儿来那么大的精神和力气。
我的家乡叫丁家村,丁家村有两个自然村,丁家沟和丁家窑。丁家沟和丁家窑被一条东西向的大沟隔开,丁家窑在沟北,丁家沟在沟南,我的家在沟南。在连接沟南沟北的土坝修好前,那条大沟是家乡人进村前的最后一关。每当拖着疲惫的身子,筋疲力竭地拽着小山一样的架子车走到沟前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下坡时车尾和坡面剧烈摩擦产生的灰尘像两股浓烟,弥漫了整条坡道,吱吱扭扭的摩擦声响彻沟壑两岸。上坡时脚蹬地面、肩抵车尾,拼命将身体里最后仅有的那一丝力量使出来,腰都快断了,只盼着车子早到坡顶。好容易到了坡顶,人像抽了筋一样,一下子就软瘫了,坐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从家里返回县城,从抬腿骑上自行车的那一刻起,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捏放车闸控制车速,根本不用脚蹬。这时候,你最容易理解孟塬人常说的“两不蹬”的含义:下来是下坡,根本不用蹬,上去是上坡,根本蹬不动。
下砖瓦厂坡时,本来应该推着车子,这样最安全,大概是虚荣心作怪,我没有下车,硬着头皮往下骑。砖瓦厂坡确实陡,我不得不紧紧地捏住车闸,刹车片和车毂剧烈摩擦着,发出刺耳的响声。越往下,车子速度越快,耳边的风像是鼓风机吹过来似的,吹得人耳朵嗡嗡响,吹得人脸上麻酥酥的,感觉身上的衣服又薄又不严实,一直钻风,心里居然莫名开始害怕起来,还好最终是有惊无险。再来一次的勇气,却是再也没有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特别喜欢在砖瓦厂坡上“连火车”。“连火车”就是把两个架子车头对头用绳子绑在一起,一辆“火车”就做成了。“火车”行驶的方向全靠坐在两辆架子车连接处的“司机”手拽脚蹬控制。之所以喜欢在砖瓦厂坡“连火车”,是因为砖瓦厂坡陡,“火车”下去时速度快,刺激爽快。有一次,村子里的一个娃娃头儿好几天没来上学,一问,原来是“连火车”时受了重伤,正躺在家里疗养呢。为了让我们引以为戒,老师特意组织我们这些顽皮的男生去受伤同学家里接受反面教育。我们去时,那位身上缠满了绷带的娃娃头儿正悠闲地躺在床上休息,他的旁边堆满了小人书,看来他的那帮小兄弟们想得还挺周到的。那时的我,没有从反面教育中汲取什么教训,反倒羡慕起娃娃头儿那种不用上学还有小人书看的滋润日子。
现在想来,那时想法也的确幼稚。
毕竟上坡下坡,都得有些章法,不能随心乱来。否则,难受的,终究是自己。□秦永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我决定利用清明节三天假这一难得的空闲,骑自行车回一趟老家,好好重温一回儿时的感觉。
我的老家在孟塬,比县城高出几城墙。从县城上孟塬,其实就是爬坡。砖瓦厂坡是从县城上孟塬的第一道坡,坡度45度左右,又陡又长,人称“瞪眼坡”,因坡根有个砖瓦厂而出名。虽然只推了一辆自行车,上坡没走几步就感到累,爬到一半时,累得肚子似乎被谁扯着肠子一样疼,不知道当年拉着沉重架子车的乡亲们是怎么挣扎上去的。那时,面对又陡又长的砖瓦厂坡,仅凭一家两三个人的力量很难把六七百斤重的车子拉上去,大家一般是两三家联合起来,五六个人合力一辆一辆往上拉。听说当年那些在砖瓦厂上班的塬上人,白天在砖瓦厂干了一天活,晚上下了班后推着二百斤重的麻袋爬坡上塬奔走一二十里路回家,第二天照样按时上班干活,不知道他们哪儿来那么大的精神和力气。
我的家乡叫丁家村,丁家村有两个自然村,丁家沟和丁家窑。丁家沟和丁家窑被一条东西向的大沟隔开,丁家窑在沟北,丁家沟在沟南,我的家在沟南。在连接沟南沟北的土坝修好前,那条大沟是家乡人进村前的最后一关。每当拖着疲惫的身子,筋疲力竭地拽着小山一样的架子车走到沟前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下坡时车尾和坡面剧烈摩擦产生的灰尘像两股浓烟,弥漫了整条坡道,吱吱扭扭的摩擦声响彻沟壑两岸。上坡时脚蹬地面、肩抵车尾,拼命将身体里最后仅有的那一丝力量使出来,腰都快断了,只盼着车子早到坡顶。好容易到了坡顶,人像抽了筋一样,一下子就软瘫了,坐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从家里返回县城,从抬腿骑上自行车的那一刻起,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捏放车闸控制车速,根本不用脚蹬。这时候,你最容易理解孟塬人常说的“两不蹬”的含义:下来是下坡,根本不用蹬,上去是上坡,根本蹬不动。
下砖瓦厂坡时,本来应该推着车子,这样最安全,大概是虚荣心作怪,我没有下车,硬着头皮往下骑。砖瓦厂坡确实陡,我不得不紧紧地捏住车闸,刹车片和车毂剧烈摩擦着,发出刺耳的响声。越往下,车子速度越快,耳边的风像是鼓风机吹过来似的,吹得人耳朵嗡嗡响,吹得人脸上麻酥酥的,感觉身上的衣服又薄又不严实,一直钻风,心里居然莫名开始害怕起来,还好最终是有惊无险。再来一次的勇气,却是再也没有了……
记得小时候我们特别喜欢在砖瓦厂坡上“连火车”。“连火车”就是把两个架子车头对头用绳子绑在一起,一辆“火车”就做成了。“火车”行驶的方向全靠坐在两辆架子车连接处的“司机”手拽脚蹬控制。之所以喜欢在砖瓦厂坡“连火车”,是因为砖瓦厂坡陡,“火车”下去时速度快,刺激爽快。有一次,村子里的一个娃娃头儿好几天没来上学,一问,原来是“连火车”时受了重伤,正躺在家里疗养呢。为了让我们引以为戒,老师特意组织我们这些顽皮的男生去受伤同学家里接受反面教育。我们去时,那位身上缠满了绷带的娃娃头儿正悠闲地躺在床上休息,他的旁边堆满了小人书,看来他的那帮小兄弟们想得还挺周到的。那时的我,没有从反面教育中汲取什么教训,反倒羡慕起娃娃头儿那种不用上学还有小人书看的滋润日子。
现在想来,那时想法也的确幼稚。
毕竟上坡下坡,都得有些章法,不能随心乱来。否则,难受的,终究是自己。□秦永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