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87期:第04版 憩心亭

清水寺的和服秀

关键字:和服,清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商子雍

清水寺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日本佛教名刹,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京都,而和服,则被举世公认为大和民族的传统服饰;至于日本人是不是称其为自己的“国服”,那就不知道了。

京都是一个很有几分历史韵味和沧桑感的城市,表面看起来现代化的程度,似乎比我们西安还要逊色不少。漫步京都街头,举目望去,相对狭窄的街道、明显陈旧的房舍,还有衣着朴素的京都人,常常会让我产生这样的错觉:自己是从一个楼高、路宽、钱多的发达国家,来到了另一个落后许多的发展中国家。

这次小住日本,先后下榻在京都和大阪。相比之下,在商业化、现代化色彩更为突出的大阪,身着和服漫步街头的人,几乎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而京都则不然,街头巷尾,常常会和穿着漂亮和服的年轻女性不期而遇。不过,只要她们张嘴说话,你就会发现,这些日本范儿十足的女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因为,从19世纪中叶开始,日本走上全盘西化的“脱亚入欧”之路以后,作为大和民族传统服饰的和服,就逐渐成为了一种礼仪服装,仅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出现。绝大多数日本人现在的日常穿着,是更为简洁、方便,同时也不乏审美价值的西式服装,郑重一些的,是西装革履,随意一些的,是T恤西裤(女性则为衬衣裙子),对其中的西装,日本人好像是称之为“洋服”。在大阪的一条街上,曾发现有店铺赫然以“洋服病院”冠名,趋近细察,才知道此处乃高档西装的修改之地。所以,在京都街头,倘若仅仅以是否身穿和服来判定一位女性的国籍,十有八九会出错。

对自己的传统民族服饰,日本人无疑是推崇的,所以,和服才会在重大的礼仪活动中隆重登场。但必须承认的是,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宽袍大袖、穿戴麻烦的和服,毕竟会给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学生读书带来诸多不便。更何况,我想就是古时的日本,也不会是所有人都不分时间、地点、场合身着行动不很方便的和服,四平八稳地走来走去吧。服饰是一种文化,但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日本人对“洋服”的广泛接受和对“和服”的恰当保留,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正常的文化发展形态。其实,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其中之一,是满族入驻中原以后,用血腥手段对汉族传统服饰的摧残,导致我们没有一种被公认的传统民族服饰。现在组织专家、工匠重新设计,光是名称就难办。叫汉服,是汉朝的汉,那为什么不叫唐服、宋服、明服?是汉族的汉,那其他五十几个兄弟民族往哪儿放?退一步说,就算真能折腾出一种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服饰,且命名为华服,恐怕眼下在中国大陆,西装乃正装,T恤、牛仔等为常服这么一种服饰现状,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至于那么多的中国人(其中以年轻女性为主),来到日本以后竟然对和服情有独钟,心甘情愿地掏钱体验,对这种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愚以为,求新、求异、求变,是人的一种天性,是正常、正当的生活追求,而旅游,又正是人类通过短暂改变生活环境,去寻找新鲜生活体验、去追求异常生活刺激的一种文化消费。来到异国他乡,不就是为了看没看过的风景、吃没吃过的美食、体验没体验过的美好吗?日本人拿准了外国游客的这种需求,以日本独有的和服为资源开设体验店,游客们则趋之若鹜。前者聪明地赚取利润,后者高兴地花钱买乐,各得其所,两全其美,这样的商业行为,我看没有什么不正常、不正当之处。

前面我说过,京都是一个有几分历史韵味和沧桑感的城市,清水寺,以及寺院周围的街区,则是这座古城里最具符号意义的历史遗存。或坐地铁、或乘公交,到站下车以后,走向清水寺的路,是一条长长的名叫清水坂的坡道(在日文里,坂,就是坡道的意思),路两旁古色古香的低矮房舍中,不少店铺售卖有着鲜明日本特色的食品和旅游纪念品,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行至快到清水寺大门时,向左拐进更具特色的二年坂和三年坂,沿古老的石板路上上下下,看传统的木建筑高高低低,又会让人陶醉在遥远而悠长的历史韵味之中。

吾老矣,那种求新、求异、求变的冲动,在穿衣戴帽这一类事上,已经几乎荡然无存了,体验和服,与我无缘。然而,在古老的清水寺——准确表述,是在清水坂、二年坂、三年坂那几条古老的坡道上,由日本商人策划、中国游客“出演”的和服秀,却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有了这样的新感受,日本一游,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