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298期:第05版 陕煤一版

陕煤集团:打造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新名片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日前,按照陕西省第五届职工科技节通知,陕煤集团工会收集上报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249项,这些创新项目成果是经过下属单位严格初筛出来的,其中陕北矿业的172项科技创新成果中53项诞生于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

据统计,为推动集团各单位自主创新、技术技能攻关、技能人才培养,发挥劳模等高技能人才引领作用,截至2018年底,陕煤集团建成并命名省总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7个,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3个,陕煤集团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25个,职工创新基地2个。

据陕煤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单位在工作室创建中给予大力支持,完善创建机制,探索工作室运行模式,致力于搭建一个创新技术攻坚平台,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辐射和品牌效应,使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打造劳模工作和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品牌,让更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在澄合矿业百良矿,综合队队长李文贵指着电脑屏幕上正在运行的采区泵房自动上水系统讲解工作原理,赞不绝口:“别小看这个装置,它直接控制着井下采区泵房的自动上水装置,解决了不少麻烦。”这项诞生于张玉和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革新是张玉和和李文贵采用PLC控制系统,自己设计程序,经地面反复调试而试验成功的,根据设计可完成井下采区泵房全自动排水功能并实现无人值守远方在线监控功能,安全可靠、保护齐全,操作维护简便,经过一个多月试运行,各项性能完全满足现场要求,效率和安全系数均表现优异。

这个以全国劳动模范、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陕煤澄合百良公司张玉和命名的工作室,组建于2011年,先后培训了40多位机电班(组)长,培养出各类技能人才100多名,现已遍布各个单位,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走上技术管理岗位以上的就有20余人。

刚刚从工作室调入澄合西卓煤矿的80后机电部部长李海川说:“工作室有张玉和的劳模精神耳濡目染,让我从校园生活跨入职业生涯迷茫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技术钻研的韧劲。”他亲眼目睹王村煤矿主提升机电控出现故障,绞车无法运行,张玉和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第一个冲到绞车房,拿起图纸和工具查找故障,整整17个小时没停歇,因故障复杂,涉及控制的核心部件,在联系厂家人员后答复需要2天后到矿,他大胆尝试,细心分析,查出症结彻底处理了故障。

从1984年与澄合矿业结缘,到经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煤炭市场低潮期,再到2016王村煤矿关闭人员分流,张玉和及工作室一同从王村矿调入百良公司。“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就是我的乐趣,也是我的初心。”这是他对事业坚守的初心。

“工作室不仅要出成果,更要出人才。我们这一代马上面临退休,谁来接班是个问题,山阳煤矿即将正式生产、西卓煤矿恢复建设,作为一个老矿业公司,发展前景让人振奋,而发展首先面临的就是人的问题。”张玉和激动地诉说着未来,只要是上进的年轻人,他都愿意吸纳进来,希望尽快把他们带出来。

陕煤还有不少企业也曾有过人才告急的切肤之痛。该集团拥有职工12万人,高级工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2%。如何找到一个更高效、多元的技术培养之路,成为陕煤致力探索的课题。于是,一个以“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创的技能人才“孵化器”加快组建运行,这个集工匠和劳模精神传承、技术传授、人才孵化为一体的模式,借力该集团12万职工中广泛的技能人才和劳模优质资源,充分利用、发挥这个资源优势形成大量的“才富”升值效应。

张玉和领办的工作室,5年来先后举办各类专题培训180多期,有300多名技术工人参与培训,累计编写培训教材90余册。工作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炼出了“五维培训”模式,即理论授课、技师带徒、现场培训、课题研究、配件维修五种方式并进的培训方式,工作室实现发明和技术改造100余项,其中40余项成果在陕西省职工科技节上获奖,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800多万元。

类似这样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今在陕煤集团各单位备受热捧,不仅传播劳模精神,而且还传授了技术

引领行业技术革命的“梦之队”

穿上西装打着领带,坐在综合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大屏前,按下一键启动,位于百米井下的采煤机便运转起来。

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智能化无人开采项目”是曲志欣团队在1001综采工作面完成的较薄煤层国产综采智能化成套装备工业试验,在国内率先实现地面远程操控采煤常态化,为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和煤矿行业形象揭开新一页。

2017年6月以全国劳动模范曲志欣命名的“曲志欣劳模工作室”成立。全国劳动模范曲志欣、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符大利、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王军明、薛新敏、张志、褚建勇……“曲志欣工作室可以说是陕煤引领煤炭技术革命的一支闪亮的‘梦之队’。”陕煤集团工会相关人员介绍。2018年来,该工作室完成全员创新成果256项、申报专利28项,撰写科技论文55篇,解决生产难题完成创新成果160项,其中2项成果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三等奖,国家专利局授理专利项目14项,累计为矿井节约生产成本865万元,助力黄陵矿业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百强矿井”等荣誉。

从较薄煤层智能化调试运行过程中解决各类故障难题66个、取得创新成果12项,获得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中厚煤层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完成了“一键启停随动视频安全确认”系统研究与应用等35类故障难题,14项创新成果……工作室的创新越来越多,填补了行业高端技术的诸多空白领域。

“把劳模和技能型人才凝聚起来解决制约矿井安全生产、影响效率效益的难题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宗旨。”一号煤矿负责人认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瞄准制约瓶颈,抓住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企业降本增效、技术创新、本质安全攻坚战中,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为更好发挥这些高技能人才的作用,黄陵矿业积极搭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增强协同创新合力。曲志欣工作室下设劳动模范、技能大师、创新创效三个二级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各种科技创新、理论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同时,努力实现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运行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职工教育培训体系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资源吸引的“磁石机”

3D打印机、VR系统,PLC变频控制、电工基础实训实验室、钳工课题实操平台……

在陕北矿业柠条塔郭秦岭劳模工作室,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是工作室的标配。对有着铜川矿业公司采掘一线十年经验,对综掘、综采设备、大型现代化设备样样精通的郭秦岭来说,他的工作室的目标是:围绕安全生产培养一批解决现代设备“疑难杂症”、能独当一面的“临床医生”。

他的工作室主导参与科研攻关、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76项。其中,9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2项创新成果获得陕北矿业以上表彰奖励,节约材料费及维修费用1470余万元。最令他自豪的是,国内首创“井下管道安装、拆卸液压遥控机”,解决了井下空间小、安装悬空管道起吊无处悬挂,人员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安全系数小等多个难题。

在陕北地区采掘设备维修的大型企业——神南产业公司,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则是该公司在市场开拓中立足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更折射出陕煤集团科技创新整体的跃升。

“无论与其他煤炭生产企业横向比较,还是从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纵向比较,陕北矿业当前的技术创新条件已走在前列,在行业内创出更多全国甚至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是必然趋势。”曾在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工作,2011年6月至今在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公司的冯敏,这个神南产业公司“煤炭医院”的专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可谓战绩彪炳:改进并编制了引进美国久益12CM连采机及6LS05采煤机电气系统的组装工艺及大修标准,为大修基础工作填补了空白;对引进美国久益采煤机、连采机及梭车的电气系统进行改造,每年可节约大修资金近千万元,为实现进口设备的自主维修作出贡献;组织编写了18类采掘设备291个质量控制标准,填补了空白。正是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先地位,让神南产业公司从诞生于煤炭经济“黄金时期”,到煤炭市场低潮寻找出路,再到探索市场化经营之路,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数据统计,2019年,神南产业公司市场拓展项目达37项,年服务能力2亿吨、专业化服务周边408个企业,年产值力争达到12.3亿元。

科技创新条件今非昔比。“仅柠条塔矿业每年为工作室投入75万元专项资金,工作室成员从学历到经验等方面均能更好地把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这也是工作室在陕北矿业各单位快速发展壮大的原因。”郭秦岭介绍。陕北矿业一批领先的技术创新设备陆续投入使用,探索技术创新领域的利器越来越多,承担了N00-110工法,实现了第三次采煤技术革命以及行业重大科研课题;年轻化、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加入使工作室的整体人力资源层次提升。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产生梦想的地方,创客工厂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冯敏说。在陕北矿业,这些创客空间成为吸纳技能人才的磁石机,让热衷于课题研究和转化的技术达人将想法变为现实。依托工作室陕北矿业成立了双创工作基地,建成了创客总站、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员工创意工作室、创客成果展厅等创客工作平台,一个以工作室为轴心的创新链越拉越长,激发全体职工的创造活力,打通了将创意变为成果的通道,形成了体系完备的双创平台。

同时,为激发全员转型创效动力,陕北矿业完善众创孵化平台,注册成立“神南煤炭科技孵化公司”,将内创与科研院校生产厂家、煤矿需求联动,集中社会创新力,打通了创新成果转化通道。积极搭建互联网平台,建成全国第一个煤矿生产综合服务互联网平台,联结上游科研院所、装备厂家、下游煤矿,集成产业链供需力,打通了将成果转变为商品的通道。落实创新考评激励机制,以实用性、推广性和创造价值,将创客项目分为5个等级奖励,在工资总额中拨出资金,用于对项目奖励激励。

工作室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健全,从高技能人才领跑、工作室主动探索、全员创新……陕北矿业打通了技术链、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带来的不仅仅是企业效益提升,更是无法估量对人才、资源磁石机效应,形成了“陕北矿业再造”的第二增长极。

眼下,陕煤集团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出发,不断在关键技术创新领域探索突破,形成一批有影响、可借鉴的创建经验,加速聚集技能人才力量,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力,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把陕煤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新材料和高端制造服务商,实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打下坚实人才基础。(梅方义 汪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