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325期:第01版 首版

勇担基本职责的职工“娘家人”

——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的中国工会(上)

关键字:家人,职工,职责,基本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18年10月,金秋北京,全国亿万职工见证了中国工会历史上一个“高光时刻”——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具有93年光荣历史的中国工会掀开新的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这次重要讲话,让广大职工群众强烈感受到来自党中央的巨大关怀和温暖。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在大会上获得通过,将工会基本职责丰富拓展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并提出“以忠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为己任”,再一次昭示了中国工会的初心和使命。

从解放初期“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到上世纪90年代明确“工会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手段是维护”,到新世纪提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再到新时代确定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聚焦国家发展任务的中国工会,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陪伴新中国走过70年光辉岁月的中国工会,此时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1949年至2019年,会员从300万人到3亿人,基层组织从10万个到280万个!

工会力量: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

时至今日,浙江省义乌市总工会的工会干部依然会一脸自豪地提起14年前那场高规格会议——2005年,全国总工会在义乌召开了全国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这是全总首次在一个县级市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代表省委到会指导。

工会维权的“义乌模式”得到了党中央的关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千名党政、工会干部,30多个国家的200余名国际工会友人、工运专家前往探访交流。

“义乌模式”到底魅力何在?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义乌工会面临着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小商品市场持续快速繁荣,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劳资纠纷高发……

对此,义乌市总工会开始探索社会化维权工作,在全国率先成立工会维权专职机构——义乌市职工法律维权协会(后更名为义乌市总工会职工法律维权中心),吸收基层工会为团体会员,职工为自然会员;业务上接受公、检、法、司的指导。同时,与当地司法、劳动、工商联等部门单位成立协调机制和调解组织,整合资源,形成社会化维权格局。

“义乌模式”的背后,是中国工会对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深沉思考与积极探索。

针对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工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提出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树立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工会维权观。

在这一过程中,一项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工会大行动,为工会维权工作写下有力注脚。

2006年,针对农民工权益状况,全总在全社会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口号,要求各级工会采取有力措施,从组织入会、送温暖、追讨欠薪、维护健康生命安全、加强顶层设计、引导理性合法维权等六个方面,扎实深入做好维护农民工权益工作。

随后,全国掀起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热潮:与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推动恶意欠薪入刑;联合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工作;启动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行动;推进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双提升”工作;在国际金融危机时,还开展了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等等。

如今,农民工工作早已成为工会工作的“年度重点”,为农民工撑起了权益保护伞。

为职工撑腰说话的工会举措,如同年轮,生生不息——《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在全国开展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两个普遍”,推广和总结顾村经验、成都等地维权联动机制、长春和阳泉等地“双措并举、二次覆盖”经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传化经验”等,这些努力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充分实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

一桩桩“小事”做好,赢得的是职工发自内心的信赖。据统计,全国工会农民工会员总数已达1.4亿,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日渐增强。

工会行动:服务职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2年新春伊始,工会干部们走进人民大会堂,以座谈的方式共同纪念全国工会送温暖活动开展20周年、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10周年。会上,14家先进集体和12位先进个人分别被授予“全国工会帮扶工作标兵单位”“全国工会帮扶工作标兵”荣誉称号。

送温暖和帮扶工作被誉为“做好新时期职工群众工作的一个创举”。仅中国工会十六大到十七大的5年间,全国工会就筹集送温暖资金202.2亿元,走访慰问企业103.41万家、职工家庭4152.9万户;建立3544个工会困难职工帮扶(职工服务)中心,筹集帮扶资金200.22亿元,3620.27万人次职工受益。

中国工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职工中开展了互助互济活动。发展至今,工会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贯穿全年,随时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服务职工是工会永恒的课题。在做好特殊群体帮扶的同时,如何为更多职工提供更高水平更全面的服务,成为各级工会工作的方向。

2012年,一次声势浩大的工会走访调研行动拉开帷幕——全总在全国启动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

工会干部们走出办公室、组成工作组,来到基层一线和职工身边,倾听心声、了解困难、解决问题。一年里,各级工会成立了5.2万个工作组,组织工会干部103万人次,深入40.1万家企业,走访慰问91.4万户困难职工和劳模家庭,与757.9万名一线职工、企业经营者交流,并发放救助金8.6亿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

要为职工提供“接地气”的服务,不能仅靠一两次活动,更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形成常态。

2014年底召开的全总十六届三次执委会议,明确提出把职工群众愿望作为“晴雨表”,按照职工“生物钟”开展工作,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制服务。

自此,“普惠”“常态”“精准”成为工会服务职工关键词。

——北京、上海等地工会联合金融机构为会员打造专属服务卡,搭载众多服务项目。包括免费保险、优惠服务、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技能培训、困难救助、就业指导等,内容可达数百项。这张小小的卡片,还拥有一项重要作用:持卡会员不分城乡地域、社保身份、收入高低,均可平等享受工会提供的无差别服务,实现了普惠性,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工会帮扶中心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协同机制,政策帮扶、制度保障和社会资源服务相结合,打造成普惠服务职工的枢纽型平台。

——充分发挥工会资产服务职工效能,近5年来,全国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工人体育场馆有2.22亿人次参加活动;工人疗休养院接待职工和劳模1835.36万人次。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各级工会,在日积月累中筑起竭诚服务职工的一个个金字招牌,释放着直抵人心的温暖力量。

工会创新:打造维权服务“升级版”

201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位于北京长安街旁的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营业部,邮递员、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成为“座上宾”。全总为这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劳动者港湾”挂牌,使之成为全国首个挂牌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共建品牌。与此同时,相关行业协会发出倡议,号召金融业向社会开放共享服务资源。

“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越来越多的户外劳动者可以随时随地找到遮风避雨的服务站点。自2016年起,在全总大力倡导下,各级工会已建起2.22万个站点,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服务户外劳动者群体334.47万人,有效改善了户外劳动者的劳动条件。

就在此后一年,全总再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服务职工工作思路:“四个一”,即一片心(一片爱心)、一叠卡(工会服务卡)、一张网(工会网上工作平台)、一个家(职工之家)。

这一工作思路将以往积累的经验进行了整合和提炼,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更便捷地为职工提供服务。

翻阅工会工作成绩簿,类似的创意层出不穷,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在职工身边留下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暖心工程”。

比如,曾经引起企业管理者“担忧”的集体协商,已经成为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的重要途径。截至2018年,全国签订集体合同159.3万份,覆盖企业402.1万家、职工1.9亿人,世界500强在华企业也全部开展了集体协商。

比如,“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展20年,从最初的几千家企业,发展到如今参赛企业达62.5万家,参赛职工1.2亿人次。

还有各级工会为解决职工、农民工子女假期无处去问题,建起的“假期托管班”“农民工子女夏令营”;启动于2008年的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作,建成1万家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带动各地建成10余万家书屋,并开通电子职工书屋;与交通运输等部门为长途奔波的货车司机建起“司机之家”,满足司机们“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的需求,目前已有76家司机之家被验收合格。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广大劳动者的需求向安全、尊重、自我发展等更高层次转变;经济下行压力下、去产能过程中如何更好保护职工权益、协调劳动关系;怎样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到及时研判劳动关系新动向、新特征,实现维权与维稳相统一……解答新课题,没有捷径,需要承担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娘家人”情怀,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甘于平凡的作风,更需要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姿态。

与共和国同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继承光荣传统的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团结动员亿万职工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努力奔跑,书写未来!

□工人日报 记者 郑莉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