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342期:第08版 陕煤四版

走进凤凰

符杨青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而上,我们便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在沈从文笔下灿烂了很久的湘西凤凰,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姗姗走入我们的视野。

(一)

湘西凤凰是一座风情别具的古城,传说有一对凤凰从这里拍翅而起,小城便有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

走进凤凰城,感觉小城的确有着凤凰一样美丽迷人的风采。山水相依,钟灵毓秀,是小城生动的容颜。下午3时,我们在导游小姐的安排下,穿过具有古城特色的石板小街,来到了中营街10号,也就是沈从文的故居。

沈从文祖居在贵州,他祖父曾当过贵州提督,后迁居凤凰江家坪,之后再迁到凤凰县城的沱江镇,这座故居就是当时他祖父为官时所置办的。我们看到故居不大,低矮的四合院正中是一方小天井,围着的八间旧屋里,陈列沈从文生平的照片、文稿手迹和各种版本的著作,正屋中堂挂着一幅他的素描画像,左侧厢房是他过去的卧室,1902年沈从文就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15岁时,沈从文离开了这里,离开了凤凰。直到1988年,当地政府才重修此居,并挂上了“沈从文故居”的匾额。

“我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在沈从文文集里,他这样眷念般地写道。我们一路奔波,一路寻觅的,不正是这样一种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眷念之情吗?

(二)

走出沈从文故居,我们迎着春日的余晖,走进临江老街。闯入眼帘的满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说是街却没有多少店铺,更没有招惹人眼的广告招牌,临街的多数房屋敞开着门扉和窗子,很坦然地任你观览。在春阳投身的光影里,偶尔有挎着背篓、头缠黑布、身穿大襟绣花苗服的苗族妇女匆匆掠过。门边窗前,不时还有老妪、孩童好奇的目光,来看风景的我们反而成为他们陌生的风景。店铺老板,倒是热情、豪放、坦率,不管你到印花布店,还是银饰作坊,抑或工艺品店,他们开出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回旋。一位卖小工艺品的老大妈说:“我们出的都是实价,就像我们湘西朴实的人一样。”

这条小街,都是由青石板铺就。这一块块从山里背来的青石板,纵横交错着小城的血脉,也成为小城岁月的见证。

(三)

我们沿着紫红色砂石垒成的古城墙,乘兴来到仰慕已久的沱江边。登上游船,顺流而下,河水清澈碧绿,江中的水草顺水飘摇。沱江上除了搭有虹桥,还有木板搭成的半米宽的“跳岩”。江边,那些木柱作架,以杉木板作壁,支撑起湘西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高高悬挂在河壁上,一字排开,成为独特的风景。男男女女的捣衣声、孩子们玩水的嬉戏声在江边此起彼伏,那份悠闲、和谐、淡雅的意境,给人深深的遐想。

二十分钟后,游船沿沱江漂流,直奔沈从文墓地所在的听涛山。听涛山,一座紧临沱江的清秀小山,距凤凰县城1.5公里。这里既有山风松涛,又有江水急流,山水之间,清风呼呼。沈从文1988年在北京逝世后,归葬在这里。在这里,总有乡音相听、乡情相随,淡泊平生、终归故里,老人该是如愿了。老人的墓地看似简朴,然而,山却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回来的沈从文,在这里划上了这位文坛巨匠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

景仰之中,我记下了他的碑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运销集团株洲洁净煤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