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6991期:第04版 憩心亭

一只蚕的春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这是西汉末年的一只鎏金铜蚕,长五六厘米,首尾九节,蚕头微微抬起作绕丝状,形象栩栩如生。这只鎏金铜蚕是三十三年前石泉池河镇谭家湾村的农民谭福全在淘金时偶得。

谭福全一家居住的地方因为这个宗族庞大的姓氏被命名为谭家湾,这里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谭家湾的村民都坚信没有比池河更能带给他们安宁和富足的福祉,他们因此知足常乐,就近在池河的河床上安营扎寨,挖出一个两米多深的金窝子。

谭福全搭上竹编的淘金床,每天领着儿子女儿不辞辛劳挑沙淘洗。某次,当他满怀激情从沙坑挖出满铁锨砂石的时候,发现那一铁锨沙中有个闪亮的点在他眼前晃了一下,初以为看花了眼,掂着铁锨定定地站了一分钟,再看,眼睛又被那亮光灼了一下。只一下,他误以为是遇着瓜子金了,赶紧用手去拨。然后,他看到了被细沙包裹的棍子一样的一小截东西,触摸到指尖却是生硬的。谭可宝把这个东西递给身旁的父亲谭福全,谭福全用袖子拂去上面的细沙,一只活灵活现的蚕就呈现在他们面前了。

村里的人听说谭福全捡回了宝物,争相前来观看。小蚕身形轻巧,金光斑驳,垫重量却又似金非金。总之,这是小镇上的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物件,既然从地下的沙土里挖出来,人们纷纷猜想,这是一件有点年代的东西。有人说这要上交给国家,有人说应该不是文物,倒像一个铸金制品,还不如卖到金店。就连小镇上有学问的乡贤学究也众说纷纭,无法定义。老实巴交的谭福全捏着这只蚕找到县城的金店老板,他想让人看看,这物件到底是不是纯金铸造的。金店老板将蚕举在灯下横竖左右看了个遍,然后告诉他,这是镀金的,不值钱!乡镇、县上的干部也相继赶来一看究竟,看过之后,便叮嘱谭福全好生保管,他们会想办法联系省上的专家过来进行鉴定。谭福全也想知道自己捏在手里的这只蚕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但是一等再等,专家鉴定的事始终没有消息。

此时,有人建议谭福全自己带着蚕到省博物馆找专家去,这可让从没出过远门的谭福全好一阵为难。既担心真是文物放在自己家里弄丢了,又担心不是文物自己白跑一趟。下了很大决心,谭福全最终借来五十元路费带着蚕也带着一肚子疑问进了省城。在陕西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他,要将蚕送交北京鉴定。谭福全并未获得更多的信息,留下了蚕,拿着工作人员给他的一百元路费,怀揣着沉甸甸的牵挂回到了池河。回家之后的谭福全默然地守着自己的心事,一连许多天不提蚕的事。直到第二年春上,谭福全从一位干部口中得知,他上交的蚕,经过北京考古专家鉴定属于汉代出产的一级文物,以红铜铸造后施以鎏金工艺,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且仅有一条,弥足珍贵。此时,谭福全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跟家人感叹,“交给国家我就放心了!”

早在南北朝时期,谭家湾曾是直州城遗址。因为江南丝茶远离大西北,山长水远,交通不便,陕南丝茶就成为商贾竞相往运往西域和皇室的重要物资。另据《石泉县志》记载,石泉到了汉代时期,养蚕缫丝业达到高峰,作坊无数,均为官府经营,织工多达千人。

因此,后来也有人说,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而源头,则应是子午道南端的石泉池河。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一说法的准确性,但如果没有曾经的战马啸啸,没有曾经丝茶道的繁忙,这里说不定就没有如此的浩荡大气,就没有今天融南腔北调于一体的开放与包容,就没有蚕桑文化如此的源远流长。

人们或许正是要通过地下断层、栈道遗迹等等这些隐藏于大地深处的密码,去破解一个又一个地方文化的基因,掀开风云遮盖的面纱,再一睹当年华夏的风姿绰约。无疑,石泉池河谭家湾所出土的鎏金铜蚕让人们看到密码闪耀开启的玄机,那是怎样矜贵的一只蚕啊!它提供给研究丝绸之路的专家一些实证,让人们更为清晰地看到祖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更为清晰地感受到开放与融合所带来的变革。

绿树掩映,阡陌纵横。历史随着城垣的消失而演变成了传说,曾经高大的建筑只剩下深埋的残垣与瓦砾,它们的身上长满青草,农家的水牛在悠闲的时光里踱步。

而现今的历史,一定会记下谭福全,也一定会记下谭福全的谭家湾。

□李思纯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