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466期:第04版 憩心亭

毛家山下小村子

周养俊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四月中旬,我随黄付平、李战民、王涛先生来到毛家山下的七一村。

七一村是黄付平先生的老家,在宝鸡市陈仓区香泉镇境内,距陈仓区约70公里,与大水川景区相邻。这里气候湿润,海拔1070米,平均温度12.3摄氏度。春季山花烂漫,夏天晚上还要盖被子,秋季瓜果飘香,冬季银装素裹。四季分明,风景秀丽,确是休闲、避暑、观光的理想之地。

七一村只有五六十户人家,全都住在向阳的山坡上。这座小村子三面环山,像个婴儿躺在毛家山的怀抱里。我们走进七一村的时候,这里的油菜花才开始在山岭上盛开,高高的梧桐树上紫色的桐花也在绽放。

黄付平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进城工作许多年仍念念不忘。他们家的庄前屋后种满了油菜,此时蜜蜂们正在花间翩翩起舞,他家的屋子里也弥漫着油菜花的味道。借黄付平母亲做饭的时间,黄付平的父亲带我们参观了美丽的七一村。

黄付平家门前是柳荒沟,沟深坡陡,以前沟中水流很大,至今还遗留着两道蓄水的大坝,2005年汶川地震后,沟里的水忽然小了,现在只有细细的一脉清泉在沟底蜿蜒。沟底长满了芦苇和杂草,稠密枯黄的芦苇根部有绿芽在萌发。沟两旁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树和灌木,核桃树、梧桐树、椿树、槐树、板栗树正在吐绿。我们走过的地方,不时有野兔、野鸡出没,野鸡的啼叫声在寂静的山野里很响。

黄付平的父亲在宝鸡市工作,退休后回到老家,他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他说七一村最好的是空气质量,一年四季都是蓝天白云,从来没有雾霾。这里的核桃、板栗、花椒、胡萝卜、绿苹果特别好吃;这里的香椿、鸡娃草、五郎头野菜远近闻名;这里的土蜂蜜更具特色。从山上下来的时候,路过一条小山沟,200多只蜂箱挡住了去路,一位年轻的养蜂人正在忙碌地工作。我们参观了这个养蜂场,并知道养蜂人叫谢张财,他们祖孙三代都是养蜂人,有丰富的养蜂经验。他说这里的土蜂蜜因为环境优美、野花多且品种杂,所以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不但口感好,而且可养颜、治病,还能提高免疫力。谢张财是名医生,经营着一个诊所,平日十分忙碌,每有空闲就到蜂场侍弄蜜蜂。

晚上,黄付平的母亲为我们做了拿手的搅团,这搅团与我吃过的大不相同,纯粹的包谷面,绵软醇香,口感很好。黄付平的母亲告诉我们,这里早晚温差大、包谷生长期长,与山外包谷的味道有区别。

晚饭后,不少人来到黄家看望黄家父子,谈得最多的是这里的变化和今后的发展,他们回忆过去的苦难,谈论如今山乡的变化,从水泥村道到多种种植,从养鸡、养猪到出外打工,大家兴致很高,谈兴很浓,一直到很晚才离去。

晚上,我们睡在热腾腾的土炕上,好像身下铺着电热毯。黄付平说山里夜寒,担心我们几个“城里人”适应不了,上午他的父亲就为我们烧炕了。小时候的冬天,我也常睡热炕,此时此刻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一种久违了的熟悉和屋子里的柴火味儿使我难以入睡。我想到了故乡的小村子,想到了逝去多年的祖母、祖父,还有那些难忘的日子。夜很静,窗外有风吹树枝的声音,偶尔从远处传来“呱呱”的蛙叫声。

清晨起床,发现黄付平的父亲已打扫完院子,这位与我同岁的老年人,清瘦干练、干净勤快,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他说早晨晴朗,能看出毛家山是一只凤凰的样子,我随他到了一处高地,果然看到了凤头、凤翅和凤尾。

毛家山以毛姓命名,如今只剩下一户毛姓人家,传说这里曾出过一位毛姓将军,并有石碑为证,可惜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中石碑被砸,尸首也没了踪影。可是形状如凤凰的毛家山依然与山河共存。

离开七一村好些天了,每当静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美丽的七一村和那里的人们。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