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466期:第04版 憩心亭

草长莺飞郑国渠

均善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暮春时节,应泾阳朋友之邀,我去郑国渠遗址寻访过一次。

郑国渠由秦帝国所凿,时在公元前246年。因负责工程的总指挥为韩国水工郑国,故名郑国渠。秦国得益于郑国渠的开凿,很快富足,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郑国渠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既有厚重的历史渊源,又有现实的重大启示。但凡到过郑国渠渠首遗址的人,都给予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极高的评价。

正如《史记》所言:“郑白之沃,衣食之源,堤封五万,疆场貽分……”两千多年前的一条人工渠,已经能够灌溉“泽卤”之田近五万亩了。

今天的郑国渠首,除了一块黑色的石经,还有满目荆榛。与荒凉中,有些诚恐。除了渠首淹没在荒草中,往下几百米,便是以此而修的泾惠渠了。

泾惠渠的流水湍急而清澈,灌溉着泾河北岸数万亩田地。谁也不曾想到,当年韩国只是因为惧秦,才派出水工郑国帮助秦国修渠。修渠的目的,当然不是帮助秦国富强,而恰恰是为了耗费秦国的资财,进而达到”疲秦”的目的。

郑国把渠修成了,也把自己的国家间接地断送了。历史原本就是一本糊涂账。美好的动机,未必都会盼来美好的结果。所谓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一条值得琢磨的人生道理。

沿着郑国渠首东行千米,后来修建的泾惠渠的一部分,已经与郑国渠重叠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反映出人类孜孜不息的求生欲望。活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要活出人的滋味。而人的生活,并非只是吃饱喝好,还要吃得悠闲,喝得滋润。

郑国当然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有人紧步他的后尘,再次在北重山南岸支起摊子,兴修新一轮水利工程。

这次领衔修渠的,是著名的民国水利专家李仪祉,还是一名“外国人”。他的名字叫安立森,一位来自挪威的水利工程师。

白王原上,有一个村庄,叫西苗村。西苗村出了一个二流子苗稼祥。那个时代如同今日,坏人、烂人因为坏而吃香。苗稼祥被任命为渭北支队第二支队长。为了筹款、筹粮、筹枪,他领着一帮弟兄,持枪劫持了安立森。此事不但惊动了陕西朝野,也惊动了南京。

经过缜密侦查,苗稼祥被堵在一座窑洞里。走投无路中,他选择了自杀(后来,他被追认为烈士)。安立森得救后,继续他的修渠工程,直到顺利完成任务。

自郑国渠首遗址西行,在北仲山下被拦住,一座高耸的塔楼赫然在目。朋友说,郑国渠旅游景点到了。

此时已经日头偏西,一看表,已经下午三时。保安大声告诉我们,已经停止进入。在景点的接待广场,我们悻悻地参观着一块块宣传牌上的照片。才知道,被圈起来作为旅游景点的地方,是紧邻郑国渠的泾河的一段河道。这个名为郑国渠景区的地方,与郑国渠并无关系;但不明就里的人还是兴致勃勃,买一张面值百元的门票,入内参观。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