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我国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11日公布,明确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规划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
规划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并根据各区域的自然生态状况、主要生态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部署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九大工程。
规划提出,到2035年,通过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基本绘就。森林覆盖率达到26%,森林蓄积量达到210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保有量稳定在2亿公顷左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640万公顷,75%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海洋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全面扭转,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18%以上,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
根据规划,2020年底前,由相关部门依据规划编制各项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与规划形成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1+N”规划体系。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11日公布,明确了以“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规划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
规划以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三区四带”为核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并根据各区域的自然生态状况、主要生态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部署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九大工程。
规划提出,到2035年,通过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基本绘就。森林覆盖率达到26%,森林蓄积量达到210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保有量稳定在2亿公顷左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640万公顷,75%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海洋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全面扭转,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18%以上,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
根据规划,2020年底前,由相关部门依据规划编制各项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与规划形成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1+N”规划体系。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