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544期:第04版 视野

难忘华阴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时光如梭,我离开华阴已近三十年,但在华阴工作的八九年间,却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我徒步九次攀登西岳华山,令我终生难忘。

神心往之

向往华山,是许久以前的心愿。

我的故乡在陕北延河旁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里有一辈子未去过县城的人,别说去遥远的华山了!可就在六十年代初,这个黄土高原小县里竟有一人不远千里去登华山了,可谓奇迹。

登华山者是一位有名望的五十多岁老中医杨先生,他登华山的事在小县里传得神乎其神。人们说,杨先生从华山回来得道成仙了!他骑在毛驴上手中还拿着《奇门遁甲》入迷地看,他见人不用问便可知道对方的生辰八字……

杨先生医术精湛,为人慈善,看病认真,不论贫富,在当地十里八乡很有声望,被称为“杨半仙”。

有一年秋天,杨先生来到村里给邻居婆姨看病后来到我家,他朝我祖母深深鞠了一躬,“老嫂子,我想念你们哩”!

杨先生坐在我家窑洞的炕沿上,喝了口开水说:“荣,你爷爷和我一起参加陕北红军,几次战斗中差点没命了!以后他调苏维埃区政府工作,又兼地下工作侦察队长,他赶着羊群以贩羊为名,经常到关中渭南、韩城一带白区侦探情报传到陕北红区。他说有一次他从大荔过渭河到华阴,远远看见华山了,像一朵大莲花。我俩约好解放后上华山,可恨的叛徒告密,你爷爷不幸遇难。那个狗叛徒不久被红军锄奸队正法了!”

杨先生自豪地说:“咱县上目前就我一人上过华山,县长他也没去过哩!荣,你长大后一定要去华阴,上华山看看,那景致咱陕北根本没有,中国也数第一哩!”

我的家乡距黄河不远,河东是山西,县城多半的人语兼秦晋,因此乡人喜听山西浦剧。山区唯一的文化娱乐是每年春秋季,在乡政府大院请蒲剧团演两场大戏,《劈山救母》是必点剧目。浦剧团女小生扮演的英武沉香手持大斧与二郎神交战,挥利斧劈开华山巨石救出美丽善良多情的三圣母。唯美的神话戏剧和华山的奇景给正值少年的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又随着影片《智取华山》的上映更加深了我对华山的探险神往。

岁月更替,转眼我们到了“上山下乡”时期,后我被招工到铜川市耀州69号信箱当工人,两年后我被选为公司团委委员兼团总支书记。1973年,铜川市革委会在市“五七”干校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市青干、妇干培训学习班,我们省工交“信箱”单位企业的团干、妇干编在一个连,学习班里有位叫刘耀的团干是华阴人,每次在闲谝时,他谝得最多的是华阴——华山,华阴风水如何好,山清水秀,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麦浪滚滚,稻田里随手可抓条鱼来……“这景象,铜川煤城没有,陕北也难看到。”刘耀说得神采飞扬,唾沫星子乱溅。谁不夸家乡美,可当时的陕北穷山少水,自然环境极差,确实拿不出可夸的“美”来,但也不能让这位老兄太得意,便口角相向,“刘耀!等哪天我去华阴亲眼瞧瞧,真的有那么好吗?”

作者(后排左一)1973年第一次登华山,在东峰和同事合影。

身临其境

日历又翻过一年,初秋的一天,我接到总公司团委通知,决定在华阴孟塬九冶一公司召开年度各分公司团干部工作交流会议。公司领导决定让我去参加这次会议。

孟塬一公司位于华阴境内华山东峰脚下黄甫峪口,我别提多兴奋了,多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这次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华阴风光和观看华山雄姿了。

车出耀州,经渭南,大巴车沿秦岭脚下西潼线向东行驶,透过东窗,往北远眺,百里秦川,田畴如画。华阴真是个好地方,身临其境,名不虚传。

团干会开了一天,室外下着雨,主持人传达通知,第二天同与会代表攀登华山,他强调说,上华山很累也很险要,一定要注意安全,时间定在当晚后半夜3时出发,可到华山东峰看日出……

对登山来说,我是有优势的,我在山区长大,出门就是黄土高坡,在农村种过地,给生产队卖西瓜挑百十来斤行二十多里山路到县城也没叫过苦,上华山会有多累,我信心十足,暗想力争在这次登山中拿下第一名!

我们整装出发,大轿车将我们送到玉泉院,代表们编成三个队,打着手电筒亮光,进入华山峪口。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走完了进山的路,岩石上“回心石”三个大字映入眼帘,真正的登山即将开始。

我抬头仰望,山峰耸立,绝崖万丈,似刀削斧劈。哦!“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自古华山一条路,奇险天下第一山。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想起了《智取华山》的勇士,带头朗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大家呼应着“不到长城非好汉!”队员们劲头十足,我更是一马当先,抓住铁链一步步地往上攀登,经过一道道险关,我第一个登上了北峰,我呼喊着:“我登上华山北峰了!”其后的崔志远、杜选民等队员也上来了,我们在北峰顶欢呼跳跃着,庆祝我们登山胜利。

约凌晨5时,我们终于登上了东峰顶,静静等待日出,但东方的地平线上灰蒙蒙的,日光被裹进厚厚的云层,天公不作美,无缘看日出了。

东峰有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杨虎城将军建造的“杨公塔”,华山险道“鹞子翻身”“下棋亭”等。我们站立东峰向北远眺,黄河之水天上来,莽莽苍苍中条山。

“下棋亭”岩峰苍松呼啸,白云缭绕,乃仙境一般。不去下棋亭,终身会遗憾。要到下棋亭,必经“鹞子翻身”这险关。俯身下视,寒索凌空,深不见底,风高呼号,队员们有胆小的,往后怯步,我心里虽有些发悚,但决心要领略“下棋亭”这人间仙境。

我脚上穿一双黑色硬底塑料凉鞋,刚下过雨的岩石打滑,我将脚上的鞋脱下扔给小高。手抓铁链下滑过“鹞子翻身”险关,同伴们为我捏一把汗,我面壁挽索,脚尖探寻石窝,有几步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身终于通过这道天险,光着脚踩着石阶登上下棋亭。下棋亭又称“博台”,状如棋盘的方石,三面临壑,云雾天如海上仙岛,忽隐忽现。我坐在石凳上,浮想着陈抟老祖与赵匡胤下棋的传说,白云飘忽,贴身而过,山风徐徐,亭峰上几株苍松的根部硬是从岩缝中扎进,“咬住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几棵松树的生命力是如此坚韧,人类何不是这样。

“快上来吧!还有南峰、西峰!好景还在后头哩!”同伴们在上边冲我喊。

我不舍地从石凳上起来,双手合十向棋盘鞠了一躬,起身往返。在“鹞子翻身”险关抓住铁链上攀,心想,手要抓紧,千万不敢松开,掉下去就没命了!用尽全力,脚登石窝往上攀,可谓手、眼、脚、膝全面配合,全神贯注。回头向深谷下视,天哪,再不敢下去了。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又八次登华山,始终没再冒险去下棋亭。

从东峰翻过一个沟攀上了南峰,告别南峰我们又登上西峰。西峰也称“莲花峰”,陡峭巍峨,奇拔险峻,壁立万丈,鬼斧神工,天地造化。队员们别提多高兴了,争先恐后到“劈山救母”四个大字前和那把开山大铁斧前合影。

会议结束,来自各地分公司的青年团干返程了,我们浑身疲惫,腿和脚疼痛,但大家都说,值!腿脚疼算什么,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乘上回程的大轿车,眯着双眼,想起了杨老中医的“华山古经”、青干班刘耀的“闲谝”……还想起了《水浒传》,华阴史家庄好汉九纹龙史进,号称“陕西故宫”五岳第一庙的“西岳庙”,那刚直高亢,粗狂豪迈的“华阴老腔”……  □赵锦荣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