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012期:第03版 一线新闻

四十年职业变迁传递出的信号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新华社6月24日的报道聚焦了40年来的职业变迁——铁路扳道工、弹棉花手艺人……这些职业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陌生;“无人机飞手”、程序员……40年前未曾预料到的职业如今却在走红。改革开放40年,改变的不仅是经济体量,也改变着社会分工。

职业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种见证。多年以前,下饭馆是很多人家的奢侈选择,而现在外卖小哥可以将诸多饭馆的美味送到百姓家门口;今天,陪人锻炼身体的私人教练,还有衣橱整理师、遛狗师等,多年前几乎不为人所知。

纵观职业的变迁可以发现,其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些曾经靠体力完成的劳动和工作,现在借助工具、机器可以完成得更好更高效,所以诸如铁路扳道工、铅字工等职业消失了。其二,第三产业因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也因为人们需求的升级,出现不少新兴职业,比如从厨师到中式烹调师、西式烹调师,再到烘焙师、营养师;从理发师到美容师、美甲师;从兽医到宠物医师等。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将有更细分的市场需求,进而不断催生出一些新兴职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编制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1999年第一版相比,新增347个职业、取消894个职业,共计减少547个职业。职业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减少,但至少说明不少劳动者要面临新的职业选择和规划。

无疑,职业变迁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原来有些工作只要具备基本的体力就可以胜任,而现在则往往需要长点儿新本事。比如,有的企业为提升仓储物流的效率建设了“无人仓”,实际上并非完全无人,而是用机器、设备代替诸如搬箱子、打包货物等简单枯燥和重复性的劳动,让人去承担机器人不擅长的工作,让人去值守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

即便是依然存在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在崇尚健康生活的当下,厨师懂一些营养搭配、科学饮食,将更有竞争力。而在资讯发达、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不少传统媒体从业者都在积极尝试向新媒体学习和转型。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要想不死在沙滩上,需要的是与时俱进。

职业的消失、细化、新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对劳动者而言,要跟上时代脚步,就要居安思危,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职业如何消长,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勤奋、好学、创新。

当然,需要升级的不止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还有方方面面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细节。比如,工会组织要积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改进技能评价方式、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企业要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为职工培训创造更多条件、提供更多支持;职业教育工作要不断改革,努力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此外,有关劳动保护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应及时建立健全,对诸如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兴职业的规范当尽快出台。

新职业让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多元,让社会生活更丰富多彩,也让就业形态、劳动关系悄然改变。了解职业变迁的必然,有一定的危机意识,用新的技能、素质武装自己,劳动者便可以站稳自己、贡献社会。(林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