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57期:第04版 百味

那碗旗花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孙文胜

秦地关中,面食花样百出,我却独喜旗花面。这与我的一段人生经历分不开。

高中毕业那年冬天,我和邻居哥哥去咸阳北塬干活。走的那天,同伴们都骑上了自行车,唯独我没有车子干着急。邻居哥哥知道后,让同伴帮我捎上铺盖,就让我和他合骑一辆自行车。

一行人出了咸阳,天已渐黑。迎面的西北风,吹得人耳朵痛。不一会儿,背上就感觉潮潮的,棉裤也裹在了大腿上。车轮每蹬转一圈,我都好像要虚脱一般,心里只埋怨不该来凑热闹。晚上十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租住地。

房东是一对中年夫妻。女主人净过手脸,挽起袖子,拿起枣木面杖给我们擀起了面。她前后错脚,微俯腰身,擀杖前后起落,叮叮咣咣的声音极具韵律。面擀好,她擀杖一卷,菜刀一划,仔仔细细地切成了菱形片儿。又取来包菜,清水洗净剁成丝。男主人炒好素臊子,架起硬柴火,很快一大锅旗花面就做好了。盛饭前,又给锅里加了点酱油,白面片即刻活色生香。

那晚,大家逆风骑长路,又累又饿,满满一屋人少有喧哗,只闻吸溜吸溜的吃面声。我平常饭量小,竟也一口气咥了两大碗。汤足饭饱后,我甚至庆幸,因为坚持,才吃到了最美好的旗花面。也因为这碗旗花面,那个活儿我顶风冒雪干到了交工期,成功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大前年,我和表哥到西府买锣鼓。回程时途经一个小镇,我被一家旗花面馆吸引住了。

那是家临街的铺面,厅堂不大,有两间宽,门额头一块厚重的木牌匾,上书:特色旗花面。室内七八张桌子,张张围满了人。等座位时,我看了下菜单上的介绍:旗花面的汤,以白条鸡、猪骨头为主料,先以大火烧开,打去浮沫,再放入大料包,加砂仁、丁香提味。文火慢熬,至骨肉可以分离为好。做面,叫“出叶子”。面要和硬、饧到、揉光、擀薄,然后切成菱形面片。我正看得入神,店家一声:“面好了。”桌面上已摆放了小盆般大的瓷碗。猛一看,吓我一大跳,好在“碗大勺有数”,面距碗沿还有一寸多。这碗面,汤宽面稠,醋窜油汪,鲜香的味道直扑鼻。表哥吃得急,一筷子面片刨进口,烫得嘴巴直哈气,额头、鼻尖都沁出了汗。我只囫囵吃了大半碗,表哥以为我嫌不可口,我忙说:“好着哩,好着哩。”心里明白,我是没找到当年的味道。

前段时间,同学邀我在咸阳吃旗花面。令我诧异的是,那家碗是细瓷喇叭碗,面则是柔韧筋光、细如线丝的长条面。面条整齐折叠在碗底,顶端盖有肉丝、海带、黄花等,红黄黑白,色彩悦目。案旁一口大汤锅,女子扬勺顺碗浇上汤,碗里的臊子顷刻漂浮起来。我看完招牌看面条,心里到底不踏实,就问:“这是旗花面吗?不是菱形片面吗?”女子说:“这面在碗里看,像一朵花,筷子一挑,又像一面旗,是正宗的旗花面呢。你说的那种,应该叫‘关中旗花面’。”这一说,我可是大开眼界,旗花面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和“门派”。女子给我和妻各上了三碗。我嘴里吃着面,心理到底没过疑惑关。

过后我仔细想了想,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我心里有个旗花面情结。与上面的两种面相比,房东女主人的旗花面也许真的算不上好,但它却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