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385期:第04版 百味

撒谎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周娅琳

大致每个人不论哪个年龄段都说过谎言。虽然从小大人们耳提面命,谆谆教导不能说谎,但好像无人例外。

我有一个哥哥,大我五岁。他最经典的谎言就是小学评少先队员没评上,家里人问他为什么没评上,他说是因为黑板写不下了。虽然现在人们对撒谎这件事见惯不怪,还给了一定的理解——善意的谎言。可谎言就是谎言,只要是谎言,就需要十倍、百倍的谎言来圆。

儿子小时候很喜欢塑料制成的士兵小人儿,虽然不贵,但也不是经常给他买。那天不知道是谁给他买了一套,他怕我不高兴,就给我上演了一台“独角戏”:当天吃完晚饭,儿子牵着我的手半撒娇地给我说要下楼去散步,我当时准备收拾家,就说不出去了,让他在家玩,可他一遍遍给我说去散步,拗不过他就下楼了。

结果刚到楼下,我还没来得及伸个懒腰的工夫,儿子马上跑到花坛里拿了一个盒子过来,一脸惊喜地说:“妈妈,快看,我找到了什么?一盒玩具!”我起先不在意地瞟了一眼,结果这一眼让我发现了端倪:谁会把崭新的玩具放到花坛里?儿子怎么会如此精准找到这盒玩具?再仔细看看儿子的表情,他一脸的不自然,却仍在努力装惊喜的样子,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儿子想不明白我是怎么识破他“精心”编好的故事,我没责怪他,只是告诉他:没有人会把一个崭新的玩具放在草丛里等着被人发现。儿子似懂非懂,我也没再解释。我相信,随着他一天天长大,学识一天天增加,总有一天会明白他当年的失误在哪。

诚然,撒谎有的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但侥幸过关之后,应该及时自我反省、悬崖勒马,而不是迷失在自己编造的谎言里,不停地用另一个谎言来圆上一个谎言,久而久之,连自己都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