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11期:第04版 秦风

走进三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三原,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这让我想起了陈忠实先生写的《白鹿原》,此地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在书中领略几十年前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何不走进今日三原,感受它现代的古朴与纯真。

三原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南距西安、西距咸阳、北距铜川、东距阎良等省内大中城市均约30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也仅有22公里。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我们这样一个工程单位也把周转材料中心安放于此,从这里可以把各种利旧的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的施工一线。

李靖故居距我工作的地方只有近200米,同事们总会这样告知地址:李靖故居向东一直往里走,路南有一红色的大铁门,上面写着“仓库重地”,一找一个准。我们有时吃过晚饭后到这里散步,不知不觉中思想受到了熏陶。

李靖故居是驰名渭北的古典园林,为唐卫国公李靖修建。园内亭、台、楼、阁建造奇巧,去年腊月忽然发现树上稀疏挂着黄色小花,同事猜大概是迎春花开了,网上一查才知是蜡梅。都说蜡梅“品格天生迥不群,寒梅腊底异香薰”,今日总算见着了它的真容与傲骨。从屋内的展览可知,1930年始,杨虎城将军主持陕政在此居住,周恩来总理也曾亲临此园,使其更具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渭北革命纪念馆在来时经过的路上,问及前辈才知,便折回前往。首先“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小朋友,与他确认没找错后,他带我们找到了他的奶奶,也就是纪念馆的看护人,她正在准备晚饭,热情地给我们沏茶,邀请一起共进晚餐。说话的同时,小朋友的爸爸回来了,拿着钥匙陪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馆内让他们祖孙三人收拾得干净利落。我们参观时已近春节,他们还在守护着这里的英烈,应该是怕英雄太过孤单,也知长眠在这里的豪杰是我们永远的家人,也一样每逢佳节倍思亲。

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栏中,家风家训可见一斑。宣传栏里有清代张英的《三尺巷》全诗,这首诗传达的是豁达、宽容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也是劝慰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经典。把这首诗放在这里,足见大家期盼建设的家风、家教和意欲营造的邻里氛围。

原上的村民粗犷浑厚,朴实无华。我们到葡萄园采摘,她们总是先洗一大串让大家品尝,自家地里上午有太多人摘过,就领我们到邻居家的园子里,总把最好的留给游客。冬日里家里老人想喝玉米糊糊,她们会当天下午现磨,晚上就可带给父母品尝。上班路上有一家时辰包子铺,我们都很想拿它来当早餐,可总得排长队。

圆包菜、西兰花、紫甘蓝等蔬菜成片成片地种植,从地头直接运往世界各地。春天的普罗旺斯西红柿是当地特产,一人多高的枝干,挂满了火红火红的果子,用钳子剪下来,随手一洗,品尝起来酸甜多汁。

走进三原,感受三原的魅力,古朴之风又多了一分。□王慧春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