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12期:第04版 百味

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雄文

初夏的一天,我专程来到交大西迁博物馆,在此学习领悟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交大西迁博物馆位于西安交大南门内侧,这是一座坐东向西的四层小楼,建筑面积3760平方米,外部装饰简洁明快,墙上“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牌子熠熠生辉。我来时,已有一批年轻人正陆续进入。

走进一层大厅,迎面是一个巨大的书籍造型,有一米多高,上面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给西安交大老教授的回信,背景墙上是交大西迁时,火车奔驰,教职工们群情振奋,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浮雕。在这个大厅里,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西迁老教授,祝愿他们身体安康、家庭幸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二层和三层展厅,充分展现了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交通大学是一所有着128年历史的老校,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先河,学校高擎工业救国的旗帜,率先在路、邮、电、船领域建立专科,进而向工科大学推进,1921年正式定名为交通大学。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曾毕业于此,这里陈列着他24岁时在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四年级学习时的奖状、最优成绩单、毕业证书等。

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年代,交大校园里流传着三句感人至深的口号。第一句是“党的决定就是我们的行动”;第二句是“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第三句是“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每个西迁人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在他们看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把个人的利益融入祖国这个大家庭里,才是最光荣的。

小小博物馆,西迁大境界。博物馆里2000多件珍贵的照片、手稿、讲义、实物资料,反映了百年交大深厚的历史底蕴,凝聚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主题。这里记载了交大西迁后创造的许多个“第一”:他们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光笔图形显示器;发明了我国第一台涡流式测振仪;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JTR-1型教学机器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也出自他们之手。

交大西迁60多年来,累计培养了30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如今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培养了30多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奠定了西部工业发展必需的高等教育基础,坚定地传承履行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历史使命。

从博物馆出来,已是中午是时分,阳光洒在校园的花木上显得格外亮丽。交大西迁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无怨无悔,为国奉献的精神恰似一束阳光照进我的胸怀。西迁精神不仅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光芒万丈的一段,成为我们奋进新时代的前进动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