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12期:第04版 百味

一路月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周养俊

“她的心像月亮一样,永远很净,充满诗性。”一位诗人这样评价画家张臻。

翻阅《张臻的画集》,发现她的山水画中多有月亮,或圆成弯,或悬在山顶或挂在树梢,或晶莹剔透或朦朦胧胧,都使得画面生动饱满,仪态万千,令人回味无穷。当然,这只是张臻画作的一个特点。

认识张臻,是今年春天的友人相聚。她漫步在苦楝树下,嗅着清香的苦楝花,静静地望着头顶上圆盘似的月亮。她说自己非常喜欢这样的夜晚,因为花,因为月亮,她希望在这样的夜晚一直走下去。

张臻是一位著名画家,曾任陕西省妇女书画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安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曾经从事工艺雕刻,成绩优秀,积累了丰富的创意和设计制作经验,后转中国画创作,特别是进入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学习,受李可染等大师言传身教,逐渐形成了清新简妙、湛然淡远的风格,受到许多国画大家的称赞和广大群众的欢迎。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研究室主任、美术理论家、评论家水中天评论张臻的画:“单纯自然,写来闲闲有趣,颇得古人之长。其中一些佳作,确实有笔愈简而意愈长的韵味。”著名书画评论家李彬认为:“张臻作画,看似粗疏的随意挥洒,实则处处深藏着苦心经营。哪怕一笔一画,都包含着深邃的立意和丰厚的含蕴。”“她的作品品种很少,品位很高。”

熟悉张臻的人都知道,张臻是一个酷爱读书、有饱学的人,她认为画家的画就是个人的文学修养。为了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张臻发奋读书,勤奋学习,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小说、散文、诗歌、随笔、杂文,历史、地理、医学她都认真去学,尤其喜欢诗歌,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印度的泰戈尔、英国的雪莱等诗人的诗歌,张臻可以随口朗诵。因为她有渊博的知识和学问,所以她的画与众不同。

张臻的生活充满艰辛坎坷,但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她一直乐观从容地面对。最不如意的时候,她唯一的办法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画自己热爱的画。有月亮的夜晚,她依然会去赏月,坚守自己的纯净和诗性。张臻从小喜欢唱歌、跳舞、朗诵。为唱歌,她还用心学了美声。这些困难和挫折不但没有击垮她,反而磨炼了她的意志和精神,使她更加强大起来。阅读她的画作梅兰菊竹,欣赏她的山水河流,都可以看到她的画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阅读她的画也使人精神振奋,昂扬向上。

有人问张臻如何画好中国,她的回答很简单:用好中国的毛笔。她说外国的画就是用块和色彩来表现,是光与色交相辉映的色彩感觉。中国画讲究的是笔墨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线条。张臻认为,凡·高的画之所以画得好,是他的画里使用了中国线条,使他的画有冲击力。创作中,张臻特别注重对外国画的学习和使用,所以她的画作达到了中西合璧的效果。譬如她的获奖作品《晓风慢拂》《牡丹》《一篮春色》《朝霞》《春风又吹的季节》等。

张臻很重视向别人学习,她坚持深入生活,到自己认为最值得去的地方采风。她多次去新疆,她非常喜欢胡杨,创作的《西部情怀》很受画界赞扬。她从美国回来,顾不上休息就创作了《美国民居》。张臻深入生活,埋头创作,不怕苦、不怕累的做法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觉得这样做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享受。

因为张臻的画,我和友人去采访了她,她讲了自己学画、作画的故事。结束时已是下午太阳西斜的时候。张臻送我们到小区外,道旁的苦楝花还在盛开着。张臻说苦楝花很美,味道也很香,可惜没有月亮。

友人笑着说:“张老师,你就是月亮。”

是啊,张臻就是一轮圆月啊!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