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徐莹璐:
坚守“精益求精 匠心育人”初心
工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我本次青教赛参赛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国家一流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当荣获工科一等奖第二名的消息传来,我心潮澎湃,同时也感慨万分,荣誉背后是辛勤与汗水的结晶。从紧张筹备参赛材料到一遍遍在讲台上演练16个参赛节段,到最后站上国赛讲台的那一刻,每一步都是自我挑战与团队协作的结果。
参加青教赛是一场自我挑战与突破的历程。从16个节段的选取到每一个教案的设计,从课件的制作到课堂模拟演练,每个环节都凝聚了我和团队的心血与汗水。我校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一门具有深厚底蕴、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课程,为传承并弘扬以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陈绍蕃先生为代表的“大先生”精神,钢结构教研室全体教师始终秉承“精益求精,匠心育人”的初心。我们对16个参赛节段的选取进行反复斟酌,以覆盖整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每个节段的教学设计,更是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推敲。教学设计上,着重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效上苦下功夫,深入挖掘课程的知识点及思想内涵,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以最生动、最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同时,将现代教学技术融入每一堂课,比如以视频呈现的工程案例、生动的三维动画演示、线上互动答题与评价反馈、3D打印的教学模型、团队最新科研成果等等,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钢结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备赛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还记得最初打磨时,试讲效果很一般,专家提了很多我从未意识到的问题。后来,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尽最大努力提升教学表现,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案例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和原理。通过一次次尝试、打磨,我逐渐感受到在教学上越来越游刃有余。从最初因批评而默默落泪,到后来能坦然接受并主动寻求各种见解与建议,这一转变是我从感性应对迈向理性思考的飞跃,内心力量不断增强。
当我站到国赛的讲台上,面对评委们的目光,虽有压力但仍然自信,用饱满的热情和清晰的思路呈现了一堂课,最终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与肯定。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手捧那份沉甸甸的荣誉时,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对这段经历深刻的感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学习专业知识、紧跟行业动态、扩大知识储备;在未来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要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不断促进教学相长,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
感谢省总工会、省教育厅、学校、学院提供的平台,我将以此为新起点,坚守“精益求精匠心育人”初心,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工科组一等奖获得者
我本次青教赛参赛课程《钢结构设计原理》(国家一流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当荣获工科一等奖第二名的消息传来,我心潮澎湃,同时也感慨万分,荣誉背后是辛勤与汗水的结晶。从紧张筹备参赛材料到一遍遍在讲台上演练16个参赛节段,到最后站上国赛讲台的那一刻,每一步都是自我挑战与团队协作的结果。
参加青教赛是一场自我挑战与突破的历程。从16个节段的选取到每一个教案的设计,从课件的制作到课堂模拟演练,每个环节都凝聚了我和团队的心血与汗水。我校的《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一门具有深厚底蕴、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课程,为传承并弘扬以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陈绍蕃先生为代表的“大先生”精神,钢结构教研室全体教师始终秉承“精益求精,匠心育人”的初心。我们对16个参赛节段的选取进行反复斟酌,以覆盖整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每个节段的教学设计,更是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推敲。教学设计上,着重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效上苦下功夫,深入挖掘课程的知识点及思想内涵,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以最生动、最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同时,将现代教学技术融入每一堂课,比如以视频呈现的工程案例、生动的三维动画演示、线上互动答题与评价反馈、3D打印的教学模型、团队最新科研成果等等,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钢结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备赛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还记得最初打磨时,试讲效果很一般,专家提了很多我从未意识到的问题。后来,我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尽最大努力提升教学表现,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案例来阐述复杂的概念和原理。通过一次次尝试、打磨,我逐渐感受到在教学上越来越游刃有余。从最初因批评而默默落泪,到后来能坦然接受并主动寻求各种见解与建议,这一转变是我从感性应对迈向理性思考的飞跃,内心力量不断增强。
当我站到国赛的讲台上,面对评委们的目光,虽有压力但仍然自信,用饱满的热情和清晰的思路呈现了一堂课,最终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与肯定。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手捧那份沉甸甸的荣誉时,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对这段经历深刻的感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学习专业知识、紧跟行业动态、扩大知识储备;在未来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要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不断促进教学相长,推进产教融合、深化科教融汇。
感谢省总工会、省教育厅、学校、学院提供的平台,我将以此为新起点,坚守“精益求精匠心育人”初心,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