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锅气”
杨广虎
城里待久了,时常就想怀旧。在我脑海中,除了故乡的一缕缕炊烟,总萦绕着“锅气”,就是灶火里大黑铁锅上烧开水的热气,或者蒸馍时徐徐上升的气流。
“天下美食唯热不破。”有人从科学上讲,“锅气”是指原料受高温发生焦化反应后的一种焦香气味,过程中有化学反应也有物理反应。这未免有点专业,可要我来讲,也很难说清,就像小时候吃饭“妈妈的味道”。这种味道只有在家里、妈妈亲手制作才能感受到,别人无法体验。
有人把“锅气”也称作“镬气”,说“镬”是粤语中锅的称呼,因此粤菜中经常会提到镬气。“够镬气”是评判一道菜非常重要的标准,一般由四个指标构成,分别是热、快、干、香。我们的老祖先在《周礼·天官冢宰·亨人》中写道:“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鼎和镬有相同点,也有区别,但都是古人烹煮食物的大锅。鼎是统称,包含镬,常见的鼎分为镬鼎、升鼎(牢鼎)、羞鼎,可以简单理解为锅、盆、碟,但在祭祀、烹饪中的地位、材质、形状、用途、文化意义上是不同的。
尽管生于“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生活在关中农村贾村塬,对锅、碗、瓢、盆还能分清,却对于古代的鼎、簋、敦、盏、壶、缶、鬲、甗、甑等难于分清。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说,无论“锅气”还是“镬气”,南北对“锅气”的重要性在认知上是相通的,但在具体做法上不同,有各自的地域特点。
年少时奔跑一天,劳碌之余,冷馍就大葱就是一顿饭。我敢拿木马勺舀大水缸里的深井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继续在地里干活。有时渴急了,直接趴到泉边像牛一样饮水,也没事。不是不讲卫生,是没法讲卫生;也不是不文明,是生活所困,没有什么顾忌和害怕。
现在,大家讲文明,注重卫生。我却喝不了生水,真喝了,不到十分钟就可能拉肚子。吃饭必须吃热的,还越来越“固执”,微波炉加热的菜不行,吃着不舒服。外热内冷不行,没有一点味道。“预制菜”对我个人而言就是半生不熟的饭,还不如去背街小巷里烟熏火燎的“苍蝇店”咥一碗手工面保险些,起码眼见为实。
随着年龄增长,不管再怎么运动、再注意保养,我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特别是胃,经常对我有意见,偶尔晚上饱食一顿就不停折腾。
蒸馍要“气圆(气饱)”,炒菜要“够锅气”,做人也要讲“不蒸馒头争口气”,活得堂堂正正,刚板硬正,要有气节,要有精神。虽说现在一些饭店酒店采用明厨亮灶,让大家亲眼所见,吃得放心。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翻台率,适应快节奏,“热、快、干、香”四个步骤也不好把控。厨师的厨艺高低不同,会影响到猛火、爆炒、出香的“锅气”,这一烹饪灵魂的发挥。人且如此,炒菜机器人的优势是程序化、标准化,饭菜的味道大致可想而知。
对我而言,“锅气”并没“过气”。那是人间烟火,是回到生活的本质。
有时候可能慢生活比快生活好一些,泡杯茶需要慢慢品才能品出人生。每个人需要“锅气”,人间也需要“锅气”。这个世界香味四溢,活泼可爱,幸福可亲,生机盎然,气息动人。这是每个小小的场景,也是我们内心想要的生活。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杨广虎
城里待久了,时常就想怀旧。在我脑海中,除了故乡的一缕缕炊烟,总萦绕着“锅气”,就是灶火里大黑铁锅上烧开水的热气,或者蒸馍时徐徐上升的气流。
“天下美食唯热不破。”有人从科学上讲,“锅气”是指原料受高温发生焦化反应后的一种焦香气味,过程中有化学反应也有物理反应。这未免有点专业,可要我来讲,也很难说清,就像小时候吃饭“妈妈的味道”。这种味道只有在家里、妈妈亲手制作才能感受到,别人无法体验。
有人把“锅气”也称作“镬气”,说“镬”是粤语中锅的称呼,因此粤菜中经常会提到镬气。“够镬气”是评判一道菜非常重要的标准,一般由四个指标构成,分别是热、快、干、香。我们的老祖先在《周礼·天官冢宰·亨人》中写道:“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鼎和镬有相同点,也有区别,但都是古人烹煮食物的大锅。鼎是统称,包含镬,常见的鼎分为镬鼎、升鼎(牢鼎)、羞鼎,可以简单理解为锅、盆、碟,但在祭祀、烹饪中的地位、材质、形状、用途、文化意义上是不同的。
尽管生于“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生活在关中农村贾村塬,对锅、碗、瓢、盆还能分清,却对于古代的鼎、簋、敦、盏、壶、缶、鬲、甗、甑等难于分清。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说,无论“锅气”还是“镬气”,南北对“锅气”的重要性在认知上是相通的,但在具体做法上不同,有各自的地域特点。
年少时奔跑一天,劳碌之余,冷馍就大葱就是一顿饭。我敢拿木马勺舀大水缸里的深井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完,继续在地里干活。有时渴急了,直接趴到泉边像牛一样饮水,也没事。不是不讲卫生,是没法讲卫生;也不是不文明,是生活所困,没有什么顾忌和害怕。
现在,大家讲文明,注重卫生。我却喝不了生水,真喝了,不到十分钟就可能拉肚子。吃饭必须吃热的,还越来越“固执”,微波炉加热的菜不行,吃着不舒服。外热内冷不行,没有一点味道。“预制菜”对我个人而言就是半生不熟的饭,还不如去背街小巷里烟熏火燎的“苍蝇店”咥一碗手工面保险些,起码眼见为实。
随着年龄增长,不管再怎么运动、再注意保养,我明显感觉身体大不如前。特别是胃,经常对我有意见,偶尔晚上饱食一顿就不停折腾。
蒸馍要“气圆(气饱)”,炒菜要“够锅气”,做人也要讲“不蒸馒头争口气”,活得堂堂正正,刚板硬正,要有气节,要有精神。虽说现在一些饭店酒店采用明厨亮灶,让大家亲眼所见,吃得放心。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翻台率,适应快节奏,“热、快、干、香”四个步骤也不好把控。厨师的厨艺高低不同,会影响到猛火、爆炒、出香的“锅气”,这一烹饪灵魂的发挥。人且如此,炒菜机器人的优势是程序化、标准化,饭菜的味道大致可想而知。
对我而言,“锅气”并没“过气”。那是人间烟火,是回到生活的本质。
有时候可能慢生活比快生活好一些,泡杯茶需要慢慢品才能品出人生。每个人需要“锅气”,人间也需要“锅气”。这个世界香味四溢,活泼可爱,幸福可亲,生机盎然,气息动人。这是每个小小的场景,也是我们内心想要的生活。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