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湿陷性黄土上的“硬核”工程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在距离延安市90多公里的富县寺仙镇境内,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宝塔山换流站坐落于此。
“宝塔山换流站择址于此,既因延安新能源资源分散分布于西北、北部、东北及东部区域,更因这里靠近延长富县电厂、大唐富县电厂等电源中心,紧邻750千伏主网架,完美实现电源‘就近接入、高效汇集’。”9月4日,宝塔山换流站电气A包项目经理李强说。
在电力输送领域,换流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工程起点,这里发挥着汇集延安地区富余电力并输送至安徽的核心作用,堪称这条电力通道的“总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宝塔山换流站选址地势开阔,但建设并非易事,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质条件给工程建设带来挑战,这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
“宝塔山换流站是国内首座建在四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特高压换流站,地质条件复杂,遇雨极易沉降。”回顾建设之初,国网特高压建设分公司宝塔山换流站项目经理李勇说出了遇到的首个难题。
地基稳固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石。结合湿陷性黄土特性,业主项目部组织设计、物资、施工等单位,前期进行了大量试桩实验,最终创新性地采用了挤密桩结合灌注桩的综合地基处理方案。“这是工程的一大创新点。”李勇说,在这片480亩的土地上,建设人员共打下20万根挤密桩和1万根灌注桩,为工程建设筑牢根基。
在换流站施工现场,其中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工作,便是洒水降尘。为何如此重视洒水?李勇解释道:“站址地势平坦,紧邻村民的苹果园。施工过程中,必须严防环保、水保问题,杜绝扬尘影响果树生长和村民生活。”
宝塔山换流站工程参建单位超过70家,设备类型达150余种,交叉施工普遍,施工组织难度极大。为此,建设团队创新采用“流线型”电气总平面布置,以“交流配电装置-阀厅、换流变-直流开关场”为核心流程,结合站址地形与出线方向优化设计,功能分区清晰,实现工艺流程顺畅、运维便捷、经济高效的目标。
如今,一座座铁塔在宝塔山换流站建设现场拔地而起,各方力量正全力推进,力求早日让绿色电力惠及千家万户。
新闻链接
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核心项目,2024年3月15日正式开工,由国网陕西建设公司建设管理,起点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换流站,落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合州换流站,途经陕西、河南、安徽3省,线路全长约1070公里,设计采用双极±800千伏架空线路,输电容量达800万千瓦,计划将于2026年建成投运。
该工程直接服务于国家“西电东送”和“双碳”战略,将有利于推进陕皖两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安徽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占比超50%,减排二氧化碳1660万吨,对推动陕西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优化安徽能源结构、提升华东地区绿电消费占比、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整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在距离延安市90多公里的富县寺仙镇境内,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宝塔山换流站坐落于此。
“宝塔山换流站择址于此,既因延安新能源资源分散分布于西北、北部、东北及东部区域,更因这里靠近延长富县电厂、大唐富县电厂等电源中心,紧邻750千伏主网架,完美实现电源‘就近接入、高效汇集’。”9月4日,宝塔山换流站电气A包项目经理李强说。
在电力输送领域,换流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工程起点,这里发挥着汇集延安地区富余电力并输送至安徽的核心作用,堪称这条电力通道的“总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尽管宝塔山换流站选址地势开阔,但建设并非易事,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质条件给工程建设带来挑战,这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
“宝塔山换流站是国内首座建在四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特高压换流站,地质条件复杂,遇雨极易沉降。”回顾建设之初,国网特高压建设分公司宝塔山换流站项目经理李勇说出了遇到的首个难题。
地基稳固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石。结合湿陷性黄土特性,业主项目部组织设计、物资、施工等单位,前期进行了大量试桩实验,最终创新性地采用了挤密桩结合灌注桩的综合地基处理方案。“这是工程的一大创新点。”李勇说,在这片480亩的土地上,建设人员共打下20万根挤密桩和1万根灌注桩,为工程建设筑牢根基。
在换流站施工现场,其中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工作,便是洒水降尘。为何如此重视洒水?李勇解释道:“站址地势平坦,紧邻村民的苹果园。施工过程中,必须严防环保、水保问题,杜绝扬尘影响果树生长和村民生活。”
宝塔山换流站工程参建单位超过70家,设备类型达150余种,交叉施工普遍,施工组织难度极大。为此,建设团队创新采用“流线型”电气总平面布置,以“交流配电装置-阀厅、换流变-直流开关场”为核心流程,结合站址地形与出线方向优化设计,功能分区清晰,实现工艺流程顺畅、运维便捷、经济高效的目标。
如今,一座座铁塔在宝塔山换流站建设现场拔地而起,各方力量正全力推进,力求早日让绿色电力惠及千家万户。
新闻链接
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核心项目,2024年3月15日正式开工,由国网陕西建设公司建设管理,起点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山换流站,落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合州换流站,途经陕西、河南、安徽3省,线路全长约1070公里,设计采用双极±800千伏架空线路,输电容量达800万千瓦,计划将于2026年建成投运。
该工程直接服务于国家“西电东送”和“双碳”战略,将有利于推进陕皖两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安徽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占比超50%,减排二氧化碳1660万吨,对推动陕西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优化安徽能源结构、提升华东地区绿电消费占比、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整理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