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61期:第0203版 专题

电力相助,老区日子更亮堂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延安宝塔山换流站作为国家“十四五”重大工程——“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发挥着汇集延安地区富余电力并输送至安徽的核心作用。

陕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然而当地消纳能力有限。安徽作为华东地区经济大省,用电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应保障压力较大。“陕电送皖”有力推动陕北能源资源从“就地消耗”向“价值输出”转变,实现两省能源优势互补。

“项目交付投运后,每年预计可向安徽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宝塔山换流站电气A包技术员冯帅介绍道,“这既可缓解安徽及长三角电力紧缺的状况,又能直接带动老区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对延安群众而言,这条电力“高速公路”更让他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工地上的一位老师傅感慨道:“以前在外头漂着,离家远,收入也不稳定。现在不仅能照顾家,还能学门手艺,一年存下四五万元,日子踏实多了!”

像他这样从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的群众不在少数。他们通过参与项目掌握了新技能,拓宽了眼界,收入也稳定增加。如今,越来越多周边群众前来务工,纷纷称赞:“宝塔山换流站不仅是国家的大工程,更是咱老百姓的增收站!”

项目建设为地方创造近千个就业岗位,带动基建上下游产业蓬勃发展,涉及设备制造、施工安装、技术服务等领域,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协同发展。

从革命圣地到绿电枢纽,延安再次肩负起时代使命。这条横跨三省的电力长廊,正将陕北的“风光”资源转化为促进老区振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实力量。

工程建成后,绿电奔涌,将点亮江淮的灯火,也会照亮革命老区的新征程。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