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161期:第0203版 专题

跨越黄土沟壑的电力攻坚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妍言

在延安市富县一片连绵的果园深处,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1标段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架线。9月4日,记者采访该项目负责人康海伦,一探项目建设的攻坚之路。

起于宝塔山换流站,止于渭南市白水县北塬镇西村,陕1标段建设从黄土塬上筑路立塔,到高空跨越带电线路,工期紧、任务重、难点多。

“陕1标段线路路径长度近60公里,新建铁塔105基,跨越陕西2市4区/县。”康海伦介绍,因工程地处黄土塬上,塔位基本位于果园中,不仅要协调青苗用地、修筑临时道路,更面临密集的跨越高风险作业——总计需跨越750千伏线路5次、330千伏线路2次、高速公路1次、不同电压等级电力线路20余次。

“N0096耐张塔的转角角度大、塔体重,现场又伴有大风天气,使得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大。”康海伦回忆道,建设现场配备风速检测仪,施工人员采用吊车加摇臂抱杆方式,起吊单根11吨重的主材,以单点单吊方式完成组塔。

说到建设难点,康海伦深有感触。“N0014号塔距离750千伏线路近,吊车几乎‘无处落脚’。”项目部经过现场勘查分析,最终重新修正站位平台,并对吊车及人员采取防感应电措施,安排专人监护。他说:“难度再大也要保障人员安全。”

“连续档带电跨越风险大,更要保障封网过程中的安全。”康海伦说,N0070-N0071面临同时跨越两条110千伏带电线路的挑战。

“我们采用迪尼玛绳搭索桥、无人机展放引绳,以小绳带大绳完成封网。”康海伦带队不断尝试,“封网作业均采用绝缘撑杆和绝缘网绳,不能出一丝差错。”

接地极线路工作同样充满挑战。铁塔轻、导线重,团队最终选用大型号牵张机设备,采用一牵二导地线展放工艺,保证架线过程中跨越线路的安全距离。

“建设这条特高压线路意义非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面对初具规模的电力长廊,康海伦语气笃定。目前,该工程正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成为陕西第六条电力外送通道。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