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情更浓
——记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矿采煤二队赵家兄弟
他们是一对扎根煤海的兄弟,哥哥赵瑞周是陕煤集团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矿采煤二队采煤二班带班副队长,弟弟赵瑞刚是该队采煤一班的煤机司机。2000年他们先后从老家来到矿山,一干就是20个年头,把青春奉献给了矿山,见证了黑色矿山到绿色矿山的变化、见证了井下由原来炮采到综采的巨变、见证了职工幸福指数的提高。
20年没有挪窝的采煤工
2000年,赵瑞周从老家丹凤来到下峪口矿,在该队一干就是20个年头。凭着努力从采煤工成长为班组长。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干才能当好班组长。”
他说,“那时干活很累,我们一直都是炮采,攉煤、搬运单体支柱全靠人力,职工劳动强度大。每个月上满班能发1000元,为了完成任务时常延点。直到2016年,上了综采设备,使职工们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使我坚定了留在一线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现在作为带班副队长的他,官不大事管的不少。每班抓安全、抓生产、抓质量等都是分内工作。记得去年深夜22时左右,他接到电话,“工作面后溜子链子断了”,他用7分钟赶到队上,听了井下汇报后,快速换了衣服下了井。看到现场情况,他毫不犹豫爬进了后溜子下窄小空间找到断头后,组织人员有序进行连接。
说起矿山变化,内敛的他打开了话匣子,“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八到九千元,买了小汽车。我感觉最明显的是居住环境好了,浴池水清池净,矿灯轻了很多……”
一人持有5个操作证
在哥哥的推荐下,刚成家的弟弟赵瑞刚也来到了矿上,被分到了掘进四区,从一个上茬攉煤的采煤工成长为拥有煤机司机、支架工、皮带溜子、小绞车、泵工5个操作证,拿着技能工资的技术人才。
“那时刚来矿上,几百米的巷道全靠人力,一个班50多人干活,打的是人海战,且一年采一个工作面。自从上了综采现在一个班23人,半年采一个工作面。用人少,产量高,收入高,职工自保能力也强。”赵瑞刚边回忆边谈着。
赵瑞刚参加工作后总是虚心向身边老师傅请教。在该队采23309工作面时,他承担着看泵的活,确切地说是两台泵的修理工作。当时使用的综采设备都是大修过的旧设备,泵坏的频率很高。随着他大量的拆卸,练就了听声判断故障、打开泵精准判断故障点快速维修的技术。
当该队上第一套综采设备后,他知道随着煤矿四化建设,煤矿更需要的是技术工人,于是主动申请去上技校,通过一年的努力拿到了毕业证书,成为矿上的一名无期限合同技术工人。
看到这几年矿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标准化建设,井下风水管路吊挂排序,刷漆实行标号,职工坐上了更安全的猴车到工作面,他感受到了矿上为职工打造安全环境的力度。他说:“我现在一个月7000多元,买了房子和汽车,心里期盼矿山建设越来越好,职工工资越来越高。”
在该矿还有着多对父子、兄弟,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下峪口矿,为了矿山的建设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在这片煤海实现着属于自己的价值,也见证了煤矿在管理、环境、科技、产量、品牌日新月异的变化。(马麦丽)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他们是一对扎根煤海的兄弟,哥哥赵瑞周是陕煤集团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矿采煤二队采煤二班带班副队长,弟弟赵瑞刚是该队采煤一班的煤机司机。2000年他们先后从老家来到矿山,一干就是20个年头,把青春奉献给了矿山,见证了黑色矿山到绿色矿山的变化、见证了井下由原来炮采到综采的巨变、见证了职工幸福指数的提高。
20年没有挪窝的采煤工
2000年,赵瑞周从老家丹凤来到下峪口矿,在该队一干就是20个年头。凭着努力从采煤工成长为班组长。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干才能当好班组长。”
他说,“那时干活很累,我们一直都是炮采,攉煤、搬运单体支柱全靠人力,职工劳动强度大。每个月上满班能发1000元,为了完成任务时常延点。直到2016年,上了综采设备,使职工们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使我坚定了留在一线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现在作为带班副队长的他,官不大事管的不少。每班抓安全、抓生产、抓质量等都是分内工作。记得去年深夜22时左右,他接到电话,“工作面后溜子链子断了”,他用7分钟赶到队上,听了井下汇报后,快速换了衣服下了井。看到现场情况,他毫不犹豫爬进了后溜子下窄小空间找到断头后,组织人员有序进行连接。
说起矿山变化,内敛的他打开了话匣子,“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能拿到八到九千元,买了小汽车。我感觉最明显的是居住环境好了,浴池水清池净,矿灯轻了很多……”
一人持有5个操作证
在哥哥的推荐下,刚成家的弟弟赵瑞刚也来到了矿上,被分到了掘进四区,从一个上茬攉煤的采煤工成长为拥有煤机司机、支架工、皮带溜子、小绞车、泵工5个操作证,拿着技能工资的技术人才。
“那时刚来矿上,几百米的巷道全靠人力,一个班50多人干活,打的是人海战,且一年采一个工作面。自从上了综采现在一个班23人,半年采一个工作面。用人少,产量高,收入高,职工自保能力也强。”赵瑞刚边回忆边谈着。
赵瑞刚参加工作后总是虚心向身边老师傅请教。在该队采23309工作面时,他承担着看泵的活,确切地说是两台泵的修理工作。当时使用的综采设备都是大修过的旧设备,泵坏的频率很高。随着他大量的拆卸,练就了听声判断故障、打开泵精准判断故障点快速维修的技术。
当该队上第一套综采设备后,他知道随着煤矿四化建设,煤矿更需要的是技术工人,于是主动申请去上技校,通过一年的努力拿到了毕业证书,成为矿上的一名无期限合同技术工人。
看到这几年矿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标准化建设,井下风水管路吊挂排序,刷漆实行标号,职工坐上了更安全的猴车到工作面,他感受到了矿上为职工打造安全环境的力度。他说:“我现在一个月7000多元,买了房子和汽车,心里期盼矿山建设越来越好,职工工资越来越高。”
在该矿还有着多对父子、兄弟,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下峪口矿,为了矿山的建设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在这片煤海实现着属于自己的价值,也见证了煤矿在管理、环境、科技、产量、品牌日新月异的变化。(马麦丽)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