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719期:第04版 百味

童年的百宝箱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孙文胜

拆迁搬家的时候,在布满灰尘的木楼上,我翻出了一个破旧的小木箱。它高不盈尺,方方正正,黑褐色的油漆斑驳脱落,棱角也磨损得圆润光滑。这木箱是我九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我的礼物。它看起来毫不起眼,却是我的百宝箱,承载着我童年的梦想和秘密。

吹去灰尘,打开箱子,里面静静地躺着弹球、贝壳、小人书……所有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温暖的感觉、纯真的喜悦,仿佛就在昨天。

玻璃弹球是彩芯的,是我攒了三分钱,从卖针头线脑的十爷手里买到的。放学后,我就和小伙伴们玩弹球——食指钩住弹球,瞄准前面一颗,大拇指当扳机击发。力气大的,“啪”的一声就能把前面弹球撞出一个豁儿。弹球旁边是只木陀螺,那是父亲指导我自己动手削制的,粗糙的外表下藏着他对我的疼爱与期待。那时候,我们没有作业的压力,也没手机玩,那些阳光下跳跃奔跑的身影,是我们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贝壳有五六片,是在距离我家不远的胭脂河捡到的。胭脂河是条充满传说的河流,那时候河宽、水清,岸边长满了芦苇,暑假我们瞒着大人去玩水,还会发现小鱼和泥鳅。木箱里还有我在渭河边捡到的小石头,它们光滑且独特。我把石头带回家,白天把玩,晚上放到枕头边。每天早晨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这几件宝物,都刻着我的好奇心,是我对世界的最初认知和探索。

对于书,破损发黄的我也舍不得丢。木箱里那本没了封面的连环画《鸡毛信》,是我用两担笼猪草和同学换的。故事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海娃在送一封十万火急的鸡毛信时,与日伪军相遇。海娃机智勇敢,将信拴在一只羊的屁股下,并将鬼子带入八路军的伏击圈的故事。海娃的勇敢和智慧让我佩服了近半个世纪,以至于我现在都记着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海娃今年十四岁,海娃放了六年羊。”

最重要的宝物是个小小的日记本。上小学高年级后,老师鼓励写日记,我就买回了这个巴掌大的红皮日记本。这里面记录着我每天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泪水,有疑惑、有思考。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像一串串音符,演奏出我童年的乐章,也培养了我坚持写作的习惯。

最不可思议的是,角落里还有我童年换下的牙齿。记得这颗牙在我嘴里松动了好几天,左摇右摆就是不断根。母亲给我一块干馍让我啃,说这样可以磕掉牙。我怕痛,干馍吃完了,还下不了决心。四哥见状,要我张口,假装要数我有几颗牙。趁我不注意,用线绳“咯嘣”就扯下了。现在想起来,都要笑出泪花。

童年的百宝箱就像一部无声的电影,记录着我最年少的岁月。那些简单的收藏、那些平凡的日子、那些朴素的情感,构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提醒我,无论生活如何变迁,都要保持那份真诚与初心,那份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