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121期:第02版 综合新闻

从依靠步行到“互联网+交通”

出行方式浓缩老陕生活变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铁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改革开放40年来,榆林革命老区境内的铁路总里程已达到一千多公里,老区人民也从期盼火车开进城,实现了今天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愿望。11月27日,一趟列车行驶在太中银铁路绥德段。景新华摄

从1978年到2018年,40年风雨征程,让衣、食、住、行的变化,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说到行,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从时速几十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如今手机一开就能叫到网约车……40年来,咱老陕亲身感受着陕西交通方式的巨大变化,享受着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

四条地铁线

见证西安进入地铁时代

每天早上7点,身为中铁二十局五公司副总经理、西安地铁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的梁缄鑫便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拿上卷尺和对讲机,准时出现在了他所负责的西安地铁第十四届全运会配套项目的建设工地,进行巡查。

让人们的出行速度越来越快,一直是梁缄鑫的一个梦。他说,自己既是改革开放交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成果的享有者。

工作25年来,梁缄鑫先后参与了兰新铁路复线、包兰铁路改造、浙赣铁路改造、朔黄铁路、渝怀铁路以及安哥拉共和国罗安达铁路和本格拉铁路等工程的建设。然而,身为陕西人的他,第一次参与家乡建设,正是因为西安地铁。

2015年1月12日,梁缄鑫来到西安地铁四号线土建十二标工地上任职,这也开启了他和西安地铁的不解之缘——之后,西安地铁五号线一期、二期,西安地铁六号线,第十四届全运会配套项目……6个地铁项目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从含元殿站到余家寨站,地铁四号线需要穿越两条地裂缝,为了保证地裂缝运动不危及地铁运营及隧道结构安全,穿越地裂缝的隧道,是人工用洋镐一镐一镐开挖成型的;在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地底下,地铁隧道施工如何保证进度、质量,又不能造成土体沉降超标;标段内盾构机9次始发、9次接收、8次空推……一个个技术、管理难题,纷至沓来,又逐个被胜利攻克。在他的带领下,西安地铁四号线土建12标团队,先后荣获陕西省、西安市、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业主等荣誉60多项、国家专利2项,多篇科技论文及QC成果获奖。

在梁缄鑫看来,西安地铁扩大了西安人民的幸福半径,尤其是使人们出行时间的不可控变为能精准推算。

2011年9月16日,西安正式进入“地铁时代”,成为全国第10个开通地铁的城市。预计到2021年,西安将形成7条运营线路、总长243.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从羊肠小道到高速公路

日子越来越火红

提起改革开放以来身边的变化,今年56岁的宁陕县皇冠镇南京坪村村民石章宏打开了话匣子。

“刚改革开放那会儿,行政区划还是乡,直到2001年,行政区划改革撤乡并镇,由钢铁乡、皇冠乡才合并为皇冠镇。我们整个钢铁乡,就乡政府附近有一条将近3米宽的泥巴路,到村路好一点的有2米宽,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去哪都不方便。”石章宏说。

2003年,有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传来,京昆高速西康段将经过石章宏所在的乡镇,这可高兴坏了当地的村民。这就意味着新的出行线路即将到来,从宁陕县城到西安的车程,由以前的近6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半小时,这无疑是交通条件改善带来的福音。

皇冠镇海拔高,随着2007年高速公路通车后,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2008年,石章宏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办了皇冠镇第一家农家宾馆,一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年收入10万元左右。

“皇冠镇的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如果没有这条高速公路,这里的经济也许还停留在10年前,更不会有我们这些宾馆和农家乐。”

如今,皇冠镇的旅游业正欣欣向荣,像石章宏这样的很多村民都纷纷加入到旅游行业中。2018年,全镇旅游收入1.6亿元,开办农家乐49家,农家宾馆23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壮大,更多的人将从交通福利中受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还在延续。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薛生高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7.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5371公里,持续位居全国前列,通达我省107个县区其中的98个县区,打通了22个出省大通道。4条高速通道穿越秦岭连通陕南,2条高速

通道连接陕北,14条高速通道通江达海,构筑起与周边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

当一条条村路在三秦大地上铺展开来,打通的不仅是“乡村最后一公里”,也承载了一个个农村贫困家庭脱贫、振兴的希望。

从“自行车王国”到共享单车

不只是“回到原点”

让家住公园北路的张西森想不到的是,几十年后,自行车竟然又成了人们喜欢的出行方式之一。“40年前,能有一辆‘永久’或‘凤凰’,不亚于现在的奔驰、宝马。”

张西森买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凤凰”牌的,花了180多块钱,顶得上他4个多月工资。到了90年代,摩托车开始走进家庭,取代自行车成为新一代奢侈品。

再往后,随着电动车、汽车的崛起,自行车渐渐没落。张西森也在2012年买了第一辆小轿车。不过,近两年来,随着共享单车在各地兴起,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自行车又迎来了“新生”。

与40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自行车只是人们众多出行方式的选择之一。这个看似回到原点的出行方式,背后却是交通工具插上互联网翅膀后的又一次更新迭代。

“互联网+交通”正在满足人们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出远门再也不用到车站排队买票,在家里动动手指就可以实现;出门乘坐公交车,手机APP可以实时告知公交的“行踪”;想要打车,手机上网就可以约车……

对于每一个出行者来说,40年巨变之后,“说走就走,路不再长”,已成为现实。

(黎丰艳 石喻涵 贺凯)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