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96期:第03版 百味

古木春秋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王成祥

在苍茫的渭北高原上,两株阅尽沧桑的古树,正以不同的姿态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轩辕庙前,黄帝手植柏巍然矗立。其树干之粗硕,需七人展臂相搂,再加八拃之距,犹不能尽揽其围。民间广为流传的“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这一俗谚,以最质朴的语言道出了黄帝手植柏的雄奇壮观。那盘曲的枝丫间,仿佛还回荡着远古的祭祀钟声,每一道皲裂的树皮都在吟诵着华夏文明的史诗。

二百里外的白水县古槐村,生长着一株千年古槐,被誉为中国百棵奇树之一的“天下第一槐”正演绎着生命的奇迹。十二人合抱的树干里,藏着可容六人的树洞,虬劲的根系深深扎入黄土,如同老者青筋暴起的手掌,稳稳托举起强壮的躯干,向世人袒露它历经沧桑的胸怀。

古槐的根系犹如一部摊开的史书,龟裂的树皮镌刻着千年风霜的印记。那些鱼鳞状的皴裂纹路间,依然跃动着生命的脉搏。不知历经多少寒来暑往,粗壮的根茎自然裂作两半——南向的根系格外健硕,盘踞着古树三分之二的领地;而中间空朽的洞穴,竟成了连通天地的神秘甬道。

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些看似摇摇欲坠的碎木残片,竟以不可思议的韧性维系着古树的生命。每到春分时节,苍劲的枝头便挣脱枯槁的外衣,萌发翡翠般的新芽;盛夏时节,又见层层叠叠的绿云在树冠涌动。三十米的树冠撑开六百平方米的绿荫,犹如一顶翡翠华盖,为村民遮阳挡雨。树梢新发的嫩枝,在湛蓝的天幕上勾勒出细腻的纹路。阳光穿过叶隙,将每片叶子都淬炼成半透明的翡翠。远远望去,整株古树仿佛披着一袭缀满绿宝石的轻纱,枝叶间流淌的光晕,恰似生命律动的血脉。那些细密的叶脉贪婪地吮吸着天光云影,将日精月华化作汩汩生机,滋养着这个历经沧桑却依然蓬勃的古老生命。这残缺与丰茂的共生,恰是生命最动人的诗行。

树冠深处,悄然栖居着两处鸦巢。这些黑色的精灵时而在枝丫间跳跃,时而振翅掠过树梢,也让这片土地多了几分灵动的诗意。吸引方圆数里的村民来此纳凉,闲话桑麻。九十岁的老人仍记得,那年盛夏,一条金鳞巨蟒在枝叶间游走的奇景,为这株神树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明朝万历年间开凿的百年古井,至今仍在滋养它的根系。而今,白水县政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0余万元,对这株千年古槐实施系统性保护。工程人员在古树四周设立防护栏杆,加装特制支撑杆,并建立定期健康检查机制。为优化生长环境,专门铺设了地下溢流管道,科学调控根系水分;实施精准水肥管理,促进古树营养吸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10根精心设计的仿真水泥支撑柱,它们根据古树形态量身定制,粗细相间、高低错落,既稳固支撑又保留生长空间,为这株千年古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两株古木,一柏一槐,在黄土高原上遥相守望。前者是文明的图腾,镌刻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后者是生命的赞歌,诠释着自然的造化神奇。它们用年轮记载光阴的故事,以绿荫馈赠人间岁月,让每一个仰望者,都能触摸到时光的脉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