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9096期:第03版 百味

闪着光芒的奶奶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薛欣欣

我一直觉得平凡的奶奶自带光芒。

记忆里,奶奶的形象始终如新剥的莲子,干净而鲜活。最夺目的是那条棉纱绿头巾,像一片温柔的苔藓覆在发间,脑后松松地绾个结,仿佛将生活的风霜都滤成了清风。靛蓝如暮色沉淀的棉褂裹着她宽厚的肩膀,下身是墨色直筒裤,腰间却系着一条燃烧的晚霞——她亲手编织的红棉线腰带,足下踩着千层布底的老布鞋。这一身素色衣衫,是她绣在我心上的图腾,藏着永不褪色的暖意。

奶奶是土地里长出的“大老粗”,她性情敦厚朴实,骨子里浸透着老一辈劳动妇女的坚韧和勤劳。她既是灶台边的贤妻,扫帚扫过门庭时带起的风都裹着米香,又是田垄上的女汉子,播种时手掌与泥土的对话比农谚更熟稔。补缀衣衫的针线在她指间游走,破洞成了梅花,补丁成了波纹,可她却把新衣都锁进樟木箱,只将旧衣裳反复缝补。她以无声的身教告诉我:勤劳是立身之本,节俭是持家之道。她很少说教,却让劳作成了天然的教科书。晨光里搓洗的衣物,暮色中缝补的针脚,都织成一张坚韧的网,兜住生活的风雨。

奶奶的热心肠是永不熄灭的星星炭火。寒冬里,邻家孤寡婆婆冻僵的手指被她焐在掌心,她俩坐在我家的暖炕上的絮语漫过窗棂,她总差我去唤:“快给你婆舀些热饭!”到了年底,奶奶会多备一份年画、年馍和点心,托我转送给邻家婆婆。平时,两位老人絮絮叨叨的午后,笑声像蒲公英的绒毛,轻轻飘在乡村时光里。而我亦成了小小的萤火虫,学着将暖意传递:扫落叶时总把邻家的阶前扫净,分零食时总蹦跳着将心意送到门槛外。

最令人惊诧的是,奶奶还是只“书虫”。姑姑带回的旧书报被她整整齐齐摞成一沓,闲时便倚窗而坐,老花镜框住半窗斜阳,字句在她眼底开成细碎的花。就连我与弟弟的旧课本也被她珍藏,我们的教科书每一页都留有她指尖的温度。在她的耳濡目染下,我和弟弟也热爱阅读,从小立志做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奶奶很少讲大道理,却懂得用自己的言行体现做人的本分与温度。父母的勤劳淳朴、与人为善,是对她的延续;我和弟弟的节俭好学,是她播下的种子。

如今奶奶已经去世,但那爽朗的笑声仿佛仍在耳畔,朴素的处世之道与温暖的笑容,早已融进血脉,在心底筑起不灭的灯塔。无论人生旅途有多晦暗,这光芒总能穿透迷雾,给予我笃定前行的力量。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