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8916期:第03版 百味

饭盒里的旧时光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瑶华

当今时代,快捷的外卖已经深度“侵入”了我们的生活。每当看到送餐小哥提着一摞摞打包餐盒的匆忙身影,或是有时打开塑料餐盒、掰开一次性筷子,准备草草解决一顿工作餐的时候,记忆里的带饭时光就浮现出来。

作为“80后”的“小镇做题家”,曾经的读书岁月算是清苦的,只是当时并不觉得。现在想起,小学六年时间教室里都没有安装过电灯。东北的冬季昼短夜长,下午四点刚过,教室里已经变得昏暗。为了能如期完成课程,学校只能将午餐时间压缩到半个小时。除了住在学校附近的同学能回去吃一口饭,其他同学只能提着饭盒来学校,在教室里解决。当然,对精力充沛的小学生来说,饭后并不需要午睡,而是争分夺秒地在操场上玩一会儿。

冬天的清早,孩子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雪去上学,手里提着各式各样装饭盒的兜子,也是小镇中心校曾经的一景。大多数同学用的都是长方形铝饭盒,加热虽快,却容易变形,时间久了,盖子就合不拢了。我的饭盒是圆形的,不会和其他人的搞混,爸爸还用刀片帮我在盒盖一角刻上了名字,这个容量不小的饭盒一直陪我到能吃食堂的初中才“退休”。装饭盒的兜子是姥姥用蓝线和白线钩织的,有着令人羡慕的精致花纹,可惜染上了洗不掉的油渍。

学校里没有专门蒸饭的设备,但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砖砌的炉子,它就是最方便的热饭工具。上午第二节课后,大家将各自的饭盒摆在炉子上,一节课后,老师会帮忙调换一下顺序,免得有的饭盒烤得过热,里面的饭菜煳了,有的饭盒还没热透。等到上午放学,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戴上手套,将自己的饭盒端到课桌上,打开来大快朵颐。各家的饭菜差别不大,但要好的同学之间会互相尝几口。饭盒里一多半装着压实的米饭,一小半塞着炒白菜、萝卜条、土豆丝之类的素菜,偶尔会有金黄的炒鸡蛋或者几段煎带鱼。带的菜里通常不会有汤汁,不然路上一旦饭盒没盖严,洒在衣服上就麻烦了。

从一年级的小豆包到六年级的小大人,带饭时间久了,全套“流程”早已烂熟于胸,还积攒了一些“经验”。比如,与饭盒搭配的最佳餐具不是偏长的筷子,而是方便舀饭的勺子,但那时都没有专门的餐具盒,只能放在饭上,和饭盒一起被烤得热乎乎的,要晾一会儿才能用。吃完饭,爱干净的同学忍着冻手,把饭盒和勺子拿到学校的公用水龙头下简单冲一冲,邋遢点的就直接将空饭盒塞回饭兜,等着放学后回家解决。

时光流转,我早已不是那个提着饭盒的小学生,但回想起那段岁月,心里仍然有满满的温馨。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