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第7082期:第06版 陕煤二版

境外媒体走进黄陵矿业公司感受煤炭企业新形象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9月28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外宣办主办的“华彩40年——2018境外媒体看陕西”活动走进了黄陵矿业公司。此次采访团以“陕西改革开放40年变迁”为主题,聚焦陕西的辉煌发展历程。而黄陵矿业作为一家能源型企业,能够受到境外媒体的关注,无疑是对黄陵矿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肯定。

来自美联社、欧新社、日本广播协会(NHK)、共同社、《每日新闻》《读卖新闻》、富士电视台、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西班牙埃菲社9家境外媒体的10余名记者,以及新华社、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画报社、西部网等国内媒体的20余名记者参与了此次主题采访活动。黄陵矿业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鹏,省国资委宣传处、延安市外宣办、黄陵县外宣办相关领导全程陪同此次活动。

28日下午,采访团抵达矿区后,首先参观了黄陵矿业文化中心,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历史进程、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建设以及经营管理情况。

作为全国率先实现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的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无疑成为了采访团记者们关注的焦点。29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抵达该矿后,首先来到了地面指挥控制中心,详细了解了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的真实应用情况。

“我们的工人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在地面上操控系统就能完成采煤作业。如今全方位、全过程、全时刻、多视角的在地面指挥中心掌握井下生产动态代替了过去跟班队长汇报井下生产动态,现在的远程干预、超前预控管理代替了过去依托人的现场管理方式……”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首批“大国工匠”、一号煤矿机电副矿长符大利刚开口,采访团记者们就纷纷围拢过来,了解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的应用情况,不时还将镜头对准接收井下实时传送信息的电子大屏,对于黄陵矿业的智能化建设纷纷点赞。

为了保证采访团安全顺利完成采访工作,但又能真实感受井下作业环境,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提前筹划,组织记者们来到井下实训基地,真实感受了煤矿工人在井下作业时的场景。

新华总社涉外部主任孙镜感慨地说:“提起煤矿,我的印象还停留在‘脏苦累险’,但是来到黄陵矿业颠覆了我对传统煤矿的印象,不管是矿井的安全管理还是智能化建设都让我很吃惊,我感觉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花园式矿井。”

“采煤不见煤、产煤不烧煤、产灰不排灰。”走在一号煤矿,巨型全封闭式储煤场、运煤栈桥和煤仓吸引了记者们的眼球。“这些建筑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我们是煤矿,但不见一点煤?”伴随着记者们的疑问,大家来到了选煤厂铁路装车站,只见安装有快速定量自动装车系统的装车平台,仅用55秒便可将一节车厢装满,而且整个过程中不会有煤洒出。大家不由赞叹并迅速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场景。

随后,采访团来到了黄陵矿业粉煤灰砖厂,了解了作为一个涉及煤炭的能源企业如何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黄陵矿区每年在煤炭生产和洗选过程中产生固体废弃物约350万吨,以废弃物炉渣、粉煤灰为原料,建成了一座年产能力1亿块的粉煤灰砖厂,年消耗粉煤灰20万吨,炉渣6.5万吨,避免了灰渣排放所产生的污染,有效实现了变废为宝。”黄陵矿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鹏介绍道。

“此次活动聚焦陕西40年来的发展变化,定格陕西之美、百姓之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黄陵矿业是陕煤集团的标杆企业,也是我们延安市的典范企业,尤其在矿井智能化建设、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都走在全国能源行业前列,此次采访活动一定会让大家收获颇丰。”延安市外宣办副主任张福川说道。

一家境外媒体记者说:“煤炭企业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一个污染型的企业,但是黄陵矿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效解决了污染这个大问题,这个很值得学习,我也很希望这样的技术能够通过我们的宣传得到推广。”(管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